松林书院
在今山东青州市益都镇驼山路南段。宋名矮松园。明设书院。前院有门厅、过厅、东西厢房,后院有大厅、东西厢房,均为清代重建。左有名宦祠,祀宋青州知州范仲淹、欧阳修、富弼等十三人; 右有宋宰相王曾读书台遗址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 改建为青州府中学堂。民国时改名山东省立第十中学。1924年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、邓恩铭到校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特别支部。1925年又建立中共青州支部。1948年中共中央华东局驻青州时设青州中学。现为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校园组成部分。
在今山东青州市益都镇驼山路南段。宋名矮松园。明设书院。前院有门厅、过厅、东西厢房,后院有大厅、东西厢房,均为清代重建。左有名宦祠,祀宋青州知州范仲淹、欧阳修、富弼等十三人; 右有宋宰相王曾读书台遗址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 改建为青州府中学堂。民国时改名山东省立第十中学。1924年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、邓恩铭到校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特别支部。1925年又建立中共青州支部。1948年中共中央华东局驻青州时设青州中学。现为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校园组成部分。
即今绿汁江。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。汉至南朝称即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秦臧县:“牛兰山,即水所出,南至双柏入仆,行五百里。”
春秋齐地。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十里。《春秋》:僖公十五年(前645),“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郑伯、许男、曹伯,盟于牡丘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。《春秋》鲁僖公十五年(前645
即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为吕合驿。在云南省楚雄市北部。面积170.99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庙(村),人口840。相传南诏时吕纯阳来过此地,后建有吕祖阁,名为吕
元改石溪洞长官司置,属四川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。后升为宣抚司。
①在今山西应县西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㶟水又东北径白狼堆南,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,故斯阜纳称焉。”②即白狼山。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西南六十里大阳山。《三国志
指今山西忻州市与原平县间之平川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永嘉四年 (310) 刘琨大败刘虎,“刘虎收余众,西渡河,居朔方肆卢川”。即此。古地名。在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年)
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 “佗即移檄告横浦、阳山、湟谿关曰: ‘盗兵且至,急绝道聚兵自守!’”指此。
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仙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福州府长乐县“黄崎寨”条:“《志》云,县有仙崎寨、广石寨、东山寨,与黄崎为把截四寨。”
1937年伪满统治时由翁牛特左旗析置,属热河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。1940年撤销,并入翁牛特左旗。1946年复设乌丹县。1955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6年撤销,并入翁牛特旗。旧县名
明初置,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北松花江西岸舒乐村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一半山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