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松花江

松花江

唐称涑沫江或粟末水,辽、金时称宋瓦江、混同江,明始称松花江。即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。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天池,西北流至松原市汇合嫩江后折向东流,经黑龙江省南部至同江市注入黑龙江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5辽东都司:松花江 “源出长白山湖中,北流经南京城合灰扒江,至海西合混同江东流入海”。清杨宾 《柳边纪略》 谓松花江满语名 “松阿里乌喇”,“松阿里者汉言天,乌喇者汉言河,言其大若天河也”。


黑龙江最大支流。古称难水、涑沫江、粟末江、黑龙江、混同江、宋瓦江。明宣德年间始称松花江。满语称松阿哩乌喇。南源出吉林省东南中、朝边境白头山天池,北源嫩江源出黑龙江省西部伊勒呼里山。两源在吉林省松原市相汇后称松花江。折向东北经黑龙江省南部,经肇源、哈尔滨、木兰、通河、依兰、佳木斯、绥滨、富锦等县市,到同江市入黑龙江。全长 2308 千米(以北源计,若以南源计,则为 1956 千米),流域面积54.55万平方千米,仅次于长江和黄河,居全国第三位。下游佳木斯站多年平均流量为 2394 米3/秒。主要支流有呼兰河、牡丹江、汤旺河等。水力资源丰富,建有丰满、白水等水电站。吉林市以下可通航。冰期约5个月。水产资源丰富,以鱼类为主。中下游为松花江、黑龙江、乌苏里江冲积成的三江平原,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满剌加国

   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之马六甲。为14至16世纪马来亚封建王国。15世纪初拜里迷苏剌统治时期,与中国有友好往来。郑和出使亦屡至其国。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时衰亡。

  • 毕鲁

    在今西藏比如县比如、怒江乡境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5《部落》。“毕鲁”,藏语意为母牦牛部落。

  • 吴淞江

    即松江。古称笠泽。亦名南江。又名松陵江、吴江。明、清时专称吴淞江。***战争后,上海开为通商港埠,称上海境内的吴淞江为苏州河。据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中载:北宋元丰以前,“松江正流下吴江县,过甫里(

  • 真乡县

    隋开皇元年 (581) 改中乡县置,为真乡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佳县西北一百里。大业初属雕阴郡。唐属银州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中乡县置,治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北。属雕阴郡。北宋时废。

  • 秋谷

    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7载: “秋谷在荆山麓。宋范仲淹尝寄迹于此。”

  • 乾体营

    在今广西合浦县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 乾体营 “在合浦县南二十里乾体海口。本朝康熙元年迁界,将珠场八寨改为水师营,设游击镇此。十九年裁,止设千总防守”。

  • 小涧集

    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北小涧镇。明嘉靖《寿州志》卷1:蒙城县有小涧集。清道光《安徽通志》卷29蒙城县:小涧集在“县西北二十五里”。

  • 西曲阳县

    东汉改曲阳县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南。三国魏属淮南郡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东汉改曲阳侯国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北。因下邳郡有曲阳,故名西曲阳。属九江郡。东晋废。

  • 义乌县

    唐武德七年(624)改乌伤县置,属婺州。治所即今浙江义乌市。元属婺州路。明、清属金华府。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88年改设义乌市。古旧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改乌伤县置,治今

  • 六安山

    一名六万寨。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霍山县:六安山“在县西三十里。四周险峻如城,有四门,古多避兵于此”。宋筑寨于此。现遗址尚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