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枳县

枳县

①秦于枳邑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东岸。三国蜀移治今涪陵市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枳县在 “郡东四百里,治涪陵水会。土地确瘠,时多人士”。东晋永和三年 (347)桓温平成汉后移治今重庆市渝北区东洛碛镇。北周废。

②东晋永和三年 (347) 置,为枳城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洛碛镇唐草坝。寻属巴郡。北周废入巴县。

③北宋宣和元年 (1119) 改武龙县置,属涪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 (旧武隆司)。南宋绍兴元年 (1131) 复为武龙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重庆市涪陵区东北。属巴郡。三国蜀移治今涪陵区西。东晋复移故治。北周废入巴县。(2)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改武龙县置,治今重庆市武隆县西北土坎。属涪州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年)复为武龙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硕特西后 (後) 旗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后旗: “牧地跨柴集河,其水北注盐池。东至锡喇盐海子、察罕托罗海,南至合约尔巴尔克,西至布隆吉尔河源,北至

  • 复 (復) 兴镇

    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南长江滨之复兴镇。明、清小孤山巡司于此。

  • 小史店

    即史家店。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六十七里小史店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3:咸丰七年(1857)八月,“贼已由裕境小史店窜杨楼”。

  • 玳堰头村

    即大堰村。今浙江衢县北玳堰乡。

  • 淤口关

    唐置,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信安镇。五代晋入契丹,周世宗六年 (959) 收复,复置淤口寨,与益津、瓦桥合称三关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 于此置破虏军。唐置,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东信安镇。五代晋初地入

  • 官庄墟

    即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图说》 卷1: 清远县有官庄墟汛。

  • 券桥店

    即今河南方城县南二十五里券桥乡。清康熙 《南阳府志》 卷2 《集镇》: 裕州有券桥店。

  • 西善桥镇

    即今江苏江宁县西南西善桥村。清同治《上江两县志》卷5《城厢》:有“西善桥”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江宁县“西有板桥、西善二镇”。

  • 彻州

    唐贞观六年(632)以西羌董洞贵部落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地。后废。

  • 宝清县

    1916年析密山、同江二县置,属吉林省依兰道。治所在宝石河 (今黑龙江省宝清县)。因濒宝清河得名。清乾隆 《盛京通志》 卷27: “蒙古语,波亲 (宝清),猴也。” 1928年直属吉林省。1945年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