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柏岭镇

柏岭镇

亦名北岭镇。唐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置,属恭州。在今四川红原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80恭州:“西北至柏岭镇四十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湘水县

    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羁縻盖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初以党项部落置,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地入吐蕃,侨治庆州(州治安化县,今甘肃庆城县)界,寻废。

  • 二里头

   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该地发现夏、商大型文化遗址。

  • 凌消村

    又名危渡口。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北四十里,古滹沱河南岸,今名西凌霄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 光武自蓟南驰 “至呼沱河,无船,适遇冰合得过,未毕数车而陷”。李贤注: “即光武所渡处,今俗谓之危渡口。” 《寰

  • 平城山

   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58恩州阳江县:“恩平江自州界平城山流经县东,下入新会县界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89南恩州:平城山“在阳江县东旧恩平县西北”。

  • 筠门岭圩

   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筠岭县治此。

  • 马步隘

    在今浙江遂昌县北二十里大马埠村南。明置马步巡司于此。清废。

  • 丞化寺

    即承化寺。今新疆阿勒泰市。

  • 鸑鷟山

   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22两当县: 鸑鷟山 “在县西二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秦州一》: “ 《图经》 云,昔张果先生夏居豆积,冬居此山。《巩昌府志》: 在县东十五里,两峰秀耸,一名南岐,一

  • 夏至春秋时国。为皋陶之后,偃姓。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。《左传》:文公五年(前622),“楚人灭六”。即此。或作录。夏封国偃姓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北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禹“封皋陶之

  • 涅水

    ①即今河南镇平县西、邓县东赵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咸和七年 (332),后赵郭敬南掠江西,陶斌、桓宣等 “乘虚攻樊城,悉俘其众。敬旋救樊,宣与战于涅水,破之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山西武乡县西。源出护甲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