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桃虢城

桃虢城

俗称桃虢川。在今陕西太白县东桃川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德二年 (764),“五谷防御使薛景仙讨南山群盗,连月不克,上命李抱玉讨之。贼帅高玉最强,抱玉遣兵马使李崇客将四百骑自洋州入,袭之于桃虢川,大破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宝鸡县:桃虢城 “今有桃、虢二城,相距十余里”。清于此设虢川镇巡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崖军

    北宋熙宁六年(1073)改崖州置,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。政和七年(1117)改为吉阳军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以崖州改置,治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。政和七年(1117年)改为吉阳军。

  • 直渎县

    东晋义熙中析盱眙县置,属盱眙郡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南。隋初废入盱眙县。古县名。东晋义熙中分盱眙县地置,治今江苏省盱眙县南。东晋、南北朝属盱眙郡。隋初省入盱眙县。

  • 紫柏坂

    在今陕西留坝县西北五十里,接凤县界。《寰宇记》 卷134凤州梁泉县: “紫柏坂龙女山在县东八十七里。《周地图记》 云,其山两头高,状如龙形,故以为名。山多紫柏,故 《华阳国志》 云,梁泉县东北八十里有

  • 亚父冢

    亦作亚父山。在今江苏徐州市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中》:彭城县有亚父冢。《宋书·张畅传》:元嘉二十七年(450),魏“(拓拔)焘始至(彭城),仍登城南亚父冢,于戏马台立氈屋”。

  • 腾越州

    元至元十一年(1274)改腾冲府置,属大理路。二十五年 (1288)废。明嘉靖三年 (1524) 复置,属永昌府。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。乾隆 《腾越州志》: “藤则细者可以为绳,大者为枝,凡百器皿皆可以

  • 龙田岩

   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:龙田岩在“县(故治在今三街镇)西三里。中有石田,高低委曲,下有龙泉”。

  • 元和塘

    一名云和塘。在今江苏苏州市北齐门外,北至常熟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:元和塘水“东通娄江,西通阊门运河”。在江苏省东南部。沟通苏州市与常熟市。本名常熟塘、州塘。唐元和三年(808年)重浚。南起苏州齐门

  • 公具河

    在今贵州安顺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公具河在“(十二营长官)司东北四十里。旁有公具砦,因名。灌溉田亩,军民利之”。

  • 青原山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市东南青原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1吉州: 青原山 “在庐陵县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青原山 “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。中有骆驼峰、鹧鸪岭,势甚乔耸。宋王廷珪诗: 异时黄鲁直,尝赋青原诗

  • 盘门

    又名蟠门。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西南门。《吴地记》: “古作蟠门,尝刻木作蟠龙以镇此厌越。又云: 水陆相半,沿洄屈曲,故名盘门。”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城西南隅。春秋吴王阖闾元年(前514年)始建。门上刻蟠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