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桐木岭

桐木岭

在今江西井冈山市 (茨坪) 东北二十五里。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,是通往永新县的要道。1929年1月,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进行 “围剿”时,企图从此突破,进行猛烈的炮击和偷袭,均未能得逞。


(1)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东北面。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,是通往永新县的要道。哨口距茨坪约12.5千米。海拔1000米。总哨口设在马坳,在两山之间,是咽喉要地。另设三个分哨口,分布在风雨亭、石姬、小黎坪三处。风雨亭离总哨口仅二百余步,当年红军白天在此守哨,晚宿总哨口。总哨与分哨都筑有工事,阵地遗迹至今清晰可见。1929年1月,国民党反动派“围剿”井冈山时,企图从此突破,进行猛烈的炮击和偷袭,都未能得逞。(2)在贵州省贵阳市南。海拔 1329.6 米。地处苗岭山脉中段。明、清时为青岩司头目所戍守哨卡,曾名头目岭。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《徐霞客游记》中写“此冈已为南北分水之脊矣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荆门千户所

    明置,属荆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南九十里。后改属承天卫。清废。

  • 岳阳溪

    亦名龙溪、姚市河、青竹溪。为安居河支流。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: 安岳县有岳 阳 溪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 158 普州:岳阳溪,“ 《图经》 云: 天圣中,郡守翰林彭乘凿石为曲水,后名

  • 马皮墟

    即今广西桂平县东北马皮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桂平县图:东北有马皮墟。

  • 三块石关

    明置,属永宁宣抚司。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永宁宣抚司“镇远关”条下:“三块石关在司西北六十里。”清属叙永厅。后废。

  • 石康县

    五代南汉置,为常乐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。北宋属廉州。元属廉州路。明属廉州府,成化八年(1472)废入合浦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石康。属廉州

  • 归恩州

    即归思州。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思练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68作归恩州。

  • 忠路土司

    清初改忠路安抚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南七十六里忠路镇。雍正十三年(1735) 废。清初改忠路安抚司置,治今湖北省利川市西南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废。

  • 黄熊山

    一名文旗山。在今福建政和县北。明嘉靖《建宁府志》 卷3 《山川》 政和县: 黄熊山 “在县治之北,县主山也。相传山尝有黄熊见,故名。堪舆家谓此山形如展旗,而无剑戟森布,非武也,特文人之旗耳,故又名曰文

  • 蚬冈营

   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蚬冈镇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 蚬冈营 “在开平县 (今苍城镇) 南三十五里赤水口,后迁于蚬冈。为山寇出没要路,相近有壕坪营”。

  • 青索鼻

    即今云南邓川县。明永乐八年 (1410) 置土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