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桑林戍

桑林戍

在今陕西略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略阳县: 桑林戍,“ 《志》 云: 五代唐末,兴州所领有三泉、西县、金牛、桑林等戍。清泰初,兴州刺史刘遂请悉集戍兵还洛,于是散关以南城镇,无复守御,悉为蜀人所有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檗水

    即今江西铅山县西南陈坊河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: 黄檗水 “在铅山县西南。源自云际岭东北流,循鸢山会葛水为双溪,又东北达桐木水”。

  • 漓沅山

    亦作丽元山,又名余家山。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六十里白鹿乡东南塘坝子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九陇县有漓沅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73九陇县: 丽元山“在县北六十二里。《李膺记》 云: 范蠡学道于此山,上升仙也”。

  • 松口堡

   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。明置丰顺巡司于此。清设州同。光绪 《嘉应州志》 卷1: 松口堡“距城一百里。有州同、巡检驻扎衙署。有松口墟市”。

  • 三十里埠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西六十二里平湖镇。旧属通州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通州西有“三十里,一名平潮镇”。民国《南通县图志》卷1有三十里埠。因距通州城(今南通市)三十里而得名。

  • 阳河水

    在今山西阳城县东。源出晋城市西北,西南流至阳城县入沁水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阳阿水“北出阳阿川,南流径建兴郡西,又东南流径午壁亭东,而南入山。其水沿波漱石,漰涧八丈,环涛毂转,西南流入于沁水”。

  • 东流蛮夷长官司

    明宣德三年(1428)置,属大旺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。清初改为东流土司。

  • 郹氏

    又作垂葭。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定公十三年 (前497),“春,齐侯、卫侯次于垂葭,实郹氏”。杜注: “垂葭改名郹氏。高平巨野县西南有郹亭。”即“垂葭”。

  • 双明洞

   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双明洞“又名紫云洞。俗名观音洞。轩敞高朗,东西相通如城阙。中有流水,有桥可渡。明时车马大道经其中,后因苗‘贼’伏劫,乃改路于洞后里许,非探奇者

  • 四隤山

   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南,与安徽和县接界处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乌江县“有四隤山”。

  • 宝墟

    即今广东化州市东北宝圩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宝圩在 “州北一百九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