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梵音水

梵音水

在今四川汉源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黎州安抚司: 梵音水“在司城南一十五里。俗传唐僧三藏至此,持梵音而泉涌出,故名。色如米沈,味甘。宋政和间,太守宇文侯过而饮之,曰佳泉也,易名粲玉泉。泉南数十步有二巨石,一号袈裟石,五色相间,一号晒经石,皆三藏遗迹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巷镇

    旧名干将里。又名干溪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二十里干巷镇。相传春秋时干将曾居于此,故名。在上海市金山区中部。面积36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干巷,人口2100。相传春秋干将居此,故名;一

  • 秦沟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 一》: 秦沟 “明嘉靖四十四年,河溢丰县,分南北股,皆经沛县,漫入于此,溢入运河。隆庆中,遂成大河。时谓之北路”。

  • 李庄镇

    即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。清嘉庆《南溪县志》卷3:李庄镇“在县西南七十里”。民国《南溪县志》卷1:李庄镇“宋以前县治,地滨大江,又当叙南孔道。故商业繁盛,居民千余家,与宜宾交通极便”。抗日战争期间

  • 楼沟堡

   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南三十五里楼沟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河曲县: 楼沟堡 “ (明) 隆庆初置,……堡密迩龙霸山,寇尝据此,偏关饷道几绝,故设此堡以遏龙霸之冲”。

  • 赤岸泽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大象二年(580),“行幸同州……自应天至于赤岸泽”。即此。今湮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大象二年(580年),宣帝行幸同州,“自应门至于赤岸泽,

  • 河西屯

    清乾隆四十一年 (1776) 置,属懋功厅。在今四川金川县南河西乡。

  • 盘陀岭

    一名葵冈岭。即今福建漳浦县西南盘陀岭,为闽入潮、广要隘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州府漳浦县: 盘陀岭 “唐仪凤中,戍将陈元光开拓柳营江以西地,追 ‘鸳寇’ 于盘陀之下,尽歼之。永隆二年,元光移镇漳浦以拒

  • 化林坪

    在今四川泸定县东南兴隆镇东化林村。清代为川藏要冲。康熙二年(1663)于此设化林营。1913年改设化林县,次年改设县佐。

  • 化寺

    即慈化寺。今湖北当阳市东慈化镇。清同治《当阳县志》卷1《市镇》:化寺在“治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峡石寨

    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六十二里峡口镇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,移衢州府同知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