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城山

武城山

①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镇安府》: 武城山 “在向武土州 (治今向都镇) 东四十五里。尖峰峭石,下有小岩”。

②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邓艾传》: 甘露元年 (256),姜维伐魏向祁山,“闻艾已有备,乃回从董亭趣南安,艾据武城山以相持”。即此。


古山名。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邓艾传》:蜀姜维“从董亭趣南安,艾据武城山以相持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扞罙国

    又作扜弥国、拘弥国、宁弥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扜弥城(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)。东汉名拘弥国。

  • 茅店镇

    即今江西赣县东北茅店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: 赣县东北有茅店墟。在江西省赣县中部、贡水下游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茅店圩,人口 1300。宋初始有几家茅草店,故名茅

  • 故桃关

    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岷江东岸桃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都安县 “有桃关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32汶川县: 故桃关 “在县南八十二里,远通西域,公私经过,唯此一路。关北当风穴,其一二里中,昼夜起风,飞沙扬石”。

  • 高槐

    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十里安宫村。北魏太平真君中于此置洛川县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洛川县徙治今县东北旧县镇。

  • 黄丘

    ①在今河北辛集市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巨鹿郡县有 “黄丘”。 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20后赵: 东晋永和七年 (351),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,冉闵遣将 “孙威候琨于黄丘,皆为敌所败

  • 咸丰 (豐) 县

    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属施南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咸丰县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施鹤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  • 玉窖溪

    即今广东揭阳市南之南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州揭阳县:玉窖溪“在县治南。有南、北二源,南溪出海丰、长乐二县,分水并流,经三山百折而东,过玉窖会北溪。北溪出程乡、长乐二县,分水并流,经贵人、飞泉诸山,又

  • 平堤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63枣强县:平堤废县“以界内多古堤,因以为名”。东汉废。

  • 永正县

    即永贞县。治所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扬子县:“本扬州永正县之白沙镇。”

  • 沙岗

    亦作沙冈。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沙岗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盖平县图:西南有沙岗台。清末,南满铁路经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