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川县

武川县

①北魏置,为北淯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。西魏为蒙州治。隋仁寿中为淯州治。大业初为淯阳郡治。隋末废。

②1912年改清武川厅置,寄治归化城 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)。沿袭古武川镇之名。1914年属绥远特别区绥远道。1915年移驻可可以力更镇 (今武川县)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4年划属内蒙古自治区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、白河西岸。为北淯郡治。西魏又为蒙州治,隋为淯州、淯阳郡治所,隋末废。(2)今县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。属呼和浩特市。面积 4900 平方千米。人口17.1万。辖1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可可以力更镇。武川是北魏六镇之一,因地处大滩得名。北魏置武川镇,在今县西乌兰不浪土城梁古城,孝昌四年(528年)以镇为神武郡,属朔州。明为土默特部阿拉坦汗牧地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置武川厅,寄治归化城(今呼和浩特市),属归绥兵备道。1912年厅改为武川县,县名始此,移治可可以力更镇(今治)。1914年改属绥远特别行政区,1928年改属绥远省。1949年属萨拉齐专区。1954年改属平地泉行政区;同年绥远省撤销,并入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改属乌兰察布盟。1996年划入呼和浩特市。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,大青山北侧山地丘陵区。有抢盘、哈拉沁等内陆河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莜麦、荞麦、胡麻、马铃薯,畜产牛、马、羊、猪。土特产有白蘑菇、燕麦片、黄芪等。矿产有沙金、褐煤、石墨、石棉、云母、石英等。工业有采矿(煤、金、石墨、石棉)、水泥、农机修造、云母加工、皮革、食品等厂。呼锡、呼白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古城遗址、古碑群、古庙遗址、古边墙。纪念地有大青山烈士墓和庙沟乡烈士纪念碑、德胜沟革命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大营

    即今吉林梅河口市北康大营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海龙府: “东北马家船户至康大营入吉林伊通。”

  • 长龙

    即今江西崇义县东南四十五里长龙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复 (復) 览山

   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霍山县 “指封山” 条下: “又复览山在县东二十里,即汉武南巡还,登此顾瞻处也。南宋时,置戍守于此。”

  • 皋兰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二十一年 (647) 以铁勒浑部置皋兰州,属燕然都护府。永徽元年 (650) 升为都督府。其地应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土拉河北岸,乌兰巴托西南。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二十一年(647年)以回纥浑部置

  • 雷乡驿

    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: 雷乡驿 “在县南二里。马驿也”。

  • 曲河镇

    北宋置,属穰县。在今河南新野县境。

  • 东湘桥

    即今湖南永州市西南六十里东湘桥乡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永州府零陵县西南有东湘桥。

  • 沈阳中护卫

    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寄治在长治县(今山西长治市)。后废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山西省长治市。属山西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南苑支线

    即京苑铁路。为京奉铁路南苑支线。

  • 广威州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麻笼县(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底江与沱江之间从善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山平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(1427),地入安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