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求县
唐仪凤二年(677)置,属巩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。天宝元年(742)属因忠郡,乾元元年(758)属巩州。后废。
唐仪凤二年(677)置,属巩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。天宝元年(742)属因忠郡,乾元元年(758)属巩州。后废。
东晋义熙中置,属淮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。北魏太和中为宿预郡治。据《舆地广记》 卷6称: “晋元帝督运军储,以为邸阁,因置宿预县及宿预郡。” 北周为泗州治。隋大业初为下邳郡治。唐武德四
即今陕西定边县东安边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延安府二》:安边堡“在定边县东一百里,亦名旧安边营。东至柳树涧四十里,北至边界一里,地名深井。明正统二年置,城在平川,周四里余,为极冲要地”。明正统二年(1437年
即今广东南雄与江西大庾二县间之大庾岭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豫章郡南野县“有台领山”。
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1黄县:大入故城“在县北二十里。司马宣王伐辽东造此城,运粮船从此入,今新罗、百济往还常由于此”。
元代黄河北岸的险工。在今山东曹县西白茅集一带。据《元史·顺帝纪》 载:至正三年(1343)五月,“河决白茅口”。四年(1344)五月,“大霖雨,黄河溢,平地水二丈,决白茅堤、金堤”。至正十一年(135
①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太白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梅县“源感湖”条下:“太白湖在县西南四十里。其相近者曰南北柴池湖……今皆掌于河泊所。”②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汉江分洪区一带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沔水
在今河北易县西南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“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,又东径渐离城南,盖太子丹馆高渐离处也。”
①南朝梁改营阳郡置,治所在营浦县(今湖南道县西北)。隋开皇中废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滁州置,治所在清流县(今安徽滁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滁州、来安、全椒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滁州。南朝梁
即大勐麻。今云南云县东南大寨乡。明、清时设土巡司于此。
清置,属清平县。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香炉山。旧有外委戍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