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土镇
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北水土镇。明于此置土沱水驿。清改置水沱场。清末置镇。
在重庆市北碚区东南部、嘉陵江北岸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土场,人口1.2万。以地处水土沱得名。清末置水土镇,1951—1965年为江北县人民政府驻地。1994年龙山、滩口撤乡并入水土镇。1995年划归北碚区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柑橘、茶叶等。有煤炭、机械、仪表、酿酒等厂矿。是工商大镇。水两、水北、水偏等公路在此交会,嘉陵江通轮船。
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北水土镇。明于此置土沱水驿。清改置水沱场。清末置镇。
在重庆市北碚区东南部、嘉陵江北岸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土场,人口1.2万。以地处水土沱得名。清末置水土镇,1951—1965年为江北县人民政府驻地。1994年龙山、滩口撤乡并入水土镇。1995年划归北碚区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柑橘、茶叶等。有煤炭、机械、仪表、酿酒等厂矿。是工商大镇。水两、水北、水偏等公路在此交会,嘉陵江通轮船。
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南阳市南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自鄂往,“庚,庚芑阳”,即此。西汉置棘阳县。郭沫若《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》谓芑阳为芑易,或即襄阳,在今湖北襄樊市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
一名大相国寺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内。在河南省开封市内。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。战国时为魏公子信陵君故宅。北齐天保六年(555年)在此始修建国寺。唐延和元年(712年)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即位,乃赐名大相国寺,并
①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北。《金史·宣宗纪》:兴定元年(1217)四月,元帅完颜赛不“败宋军于陇山等处”。即此。②即陇坻。在今陕西陇县、宝鸡县与甘肃清水县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间。《战国策》:范睢曰:“秦右陇
南齐置,属齐兴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郧县境。梁废。
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南六十六里临淇镇。东魏曾置临淇县于此。民国初设林县县佐驻此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洛水北岸。为唐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上阳宫正殿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洛水北岸。为唐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上阳宫正殿。
在今浙江江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白跶寨在“县东八十里”。
一作烟洲市。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北烟洲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 “客铺市” 条下: 烟竹湖市 “在 (常宁) 县东五十里”。
即干坝宗。治所即今西藏岗巴县。
一作古县。即今福建长乐市南古槐镇。唐武德六年(623)于此置新宁县,旋改名长乐县。上元元年(760)迁吴航,故此地称古县。后以该地种槐树为城,因而又称古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