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新县

永新县

三国吴宝鼎二年(267)置,属安成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。隋开皇中废入泰和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南平州。八年(625)又废。显庆四年(659)复置,属吉州。治所即今永新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永新州。明洪武初仍降为县,属吉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西部,西南邻湖南省。属吉安市。面积 2195 平方千米。人口47.8万。辖10镇、1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禾川镇。三国吴析庐陵县地置永新县,治今县西沙市乡下排洲村东侧,属安成郡。《郡县释名》江西卷下:“孙吴始析置永新县,长永维新之义也。”隋废安成郡,省永新入泰和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析泰和县地置南平州,复置永新县;八年州废,又省永新入太和县。显庆二年(657年)再置永新县,治今址,属吉州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县为州,属吉安路。明降州为县,属吉安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吉安专区,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,1979年属吉安地区,2000年属吉安市。地处罗霄山脉东侧,万洋山绵延境南,陈山盘踞境北,禾水流经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薯类、豆类、生姜等,为省桑蚕、油菜籽、林业生产重点县。特产柚皮、酱姜、蜜茄。有铁、石膏、石灰石、瓷土等矿。工业有机械、采矿、冶炼、水泥、化工、丝绸纺织、抽纱工艺、酿造、食品等。分文铁路经县境中部,境内文竹为终点站;有319国道、敦永、安永等公路。纪念地有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、永新联席会议旧址、三湾改编旧址、龙源口战斗旧址等。名胜古迹有梅田洞、南华山、碧波岩、南塔、忠义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沟头集

    即今山东莱西市(水集镇)。旧属莱阳县,1940年于此置莱西县。

  • 柔狼山

    在今甘肃靖远县北。为北宋会州与西夏西寿保泰军司界山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会州: 怀戎堡“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。系与夏国西寿监军地对境。经由枯柴谷至柔狼山,有险隘去处”。

  • 江浦县

    明洪武九年(1376)置,属应天府。治所在浦子口(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)。二十四年(1391)迁治旷口山之阳(今江苏江浦县)。清属江宁府。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古旧县名。明洪武九

  • 拒艾山

    在今山东胶南市西。《水经·胶水注》:拒艾水“出(黔陬)县西南拒艾山”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7谓即铁橛山。一说即艾山。

  • 洪州

    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豫章郡置,治所在豫章县 (今江西南昌市西)。《元和志》 卷28: 洪州“因洪崖井为名”。大业二年 (606) 复为豫章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又改为洪州。贞观中,徙治今

  • 朋口

    即今福建连城县南朋口镇。民国 《连城县志》 卷6: “在璧州西者曰朋口。”

  • 龙矶

    又名隆矶、龙眼矶。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蕲州:“景定元年移治龙矶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州“麒麟山”条下:“《宋志》:景定中移州治龙矶。矶盖在州西一里,亦曰隆矶,以隆然耸峙于江

  • 新田县

    明崇祯十二年 (1639) 改新田营置,属道州。治所在新田营 (今湖南新田县)。清属永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南部、舂陵水支流新田河流域。属永州市。面积1004平方千米

  • 三吴

    古地区名。三国吴韦昭著有《三吴郡国志》,其书久佚,所指“三吴”不详。其后说法不一: 《水经注》以吴郡、吴兴、会稽三郡为三吴,相当今江苏太湖以东、以南和浙江绍兴、宁波一带;唐杜佑《通典》、《元和志》以吴

  • 大騩镇

    又作大隗镇。即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二十四里大隗镇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作“大騩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