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顺县

永顺县

①唐武德四年(621)析新兴县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东南五十里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

②清雍正七年(1729)改永顺厅置,为永顺府治。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分新兴县置,治今广东省云浮市东。属新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并入新兴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湖南省西北部、沅江支流酉水以北。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3809 平方千米。人口49万。辖9镇、3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灵溪镇。五代置永顺州,治今县东南老司城。宋置永顺州、渭州(南宋改为南渭州)、溶州等羁縻州。元置麦著土村长官司和会溪施溶等长官司;至元中置永顺路,至大三年(1310年)改为永顺等安抚司,至正十一年(1351年)升为宣抚司,治今麻岔乡司城村。明初为永顺州,旋改为永顺等安抚司。洪武六年(1373年)升为宣慰司,所辖南渭、施溶二州和腊惹洞、麦著黄洞、驴迟洞三长官司相当今县地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永顺县,迁治今灵溪镇,属永顺府。府、县同治。1912年裁县留府,次年废府复置县。1914年属辰沅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永顺专区,为专员公署驻地,并为湘西行政区公署驻地。1952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区。1954年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,1955年由湘西苗族自治州代管。1957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地处湘西山地西北部武陵山区,地形以山地为主。酉水、猛洞河、牛路河流经境内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林业为主,产松、杉等用材林和油桐、油茶、柑橘等经济林。盛产中药材。农产稻、玉米、甘薯、油菜籽、烟草等。矿产有煤、铁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水泥、卷烟、卫生材料、造纸、纺织、采煤、化工、冶炼、汽车修配、民族工艺等。焦柳铁路穿经东南部,设五站。公路有209国道及1801、1828、1841省道。酉水通航。塔卧镇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,红二、六军团革命烈士纪念碑。名胜古迹有溪州铜柱、老司城、祖师殿、不二门、小溪杉木河森林公园、猛洞河风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堡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堡镇。明时为防倭寇入侵建堡自卫,后发展成镇,遂名堡镇。清有县丞驻守。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崇明县: “堡镇在城东南五十里。”

  • 梁山泊

    亦作梁山泺。在今山东梁山、郓城、巨野等县间。今梁山县治南梁山,原在巨野泽北岸不远,五代时泽面北移,后晋开运元年 (944) 黄河在滑州决口,河水泻入原巨野泽区,环梁山皆成巨浸,始称梁山泊。《资治通鉴》

  • 东海县

    ①北齐分广饶县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。隋开皇初废。仁寿元年(601)改广饶县复置东海县,唐武德四年(621)为环州治,八年(625)改属海州。南宋端平二年(1235)至淳祐十二年

  • 仇池山

    一名瞿堆,又名百顷山。在今甘肃西和县南洛峪,为杨氐根据地。《三秦记》:“本名仇维山,上有池,故曰仇池山。”《水经·漾水注》:汉水“屈径瞿堆南。绝壁峭峙,孤险云高,望之形若覆唾壶,高二十余里,羊肠蟠道三

  • 天保山

    在今广西德保县北三十里。旧名响泉山。明代土知府岑天保死后葬此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:岑天保墓“在府城东北三十里天保山麓。洪武初,授镇安土知府,世乱保境息民,世治烙恭奉上,筑城垣,立法度,劝农桑,恤孤寡

  • 和众河堡

    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和众河堡 “嘉靖四十一年筑,万历初增修,周二里。西藩威远,东蔽左卫,为往来接济之处”。

  • 果铺山

    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丽江军民府: 果铺山 “在临西县治 (今小维西) 西”。

  • 长芦河

    ①在今河北衡水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衡水县:长芦河“在县东,即横漳水也,亦曰胡卢河。旧自(深)州南流经县北,又东入武邑县境。今断续不常,涸溢无时,非复旧流也”。②又名沙河、西河。为长江支流。在今江苏

  • 普渡河

   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定州》: 普渡河 “在禄劝县之废石旧县东南,即螳螂川下流也。源自云南富民县流入,会掌鸠河之水,入金沙江”。金沙江支流。在云南省东北部。上源螳螂川出于滇池,北

  • 黄汊河

    在今河北大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大城县: 黄汊河在 “县东北八十里,即易水下流,自文安县分流入境,又东北入武清县之三角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