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沃州

沃州

①唐渤海国置,为南海府治。治所在沃沮县(今朝鲜咸兴市。一说在咸镜北道镜城或咸镜南道北青)。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道成川江及南大川流域。辽废。

②唐羁縻州,载初中置于营州,以处契丹松漠部落。后迁幽州,属幽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滨海县(今北京市大兴县东南三十余里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沃州本寄治营州城内,州陷契丹,乃迁于蓟县东南回城,为治所。”清《京城古迹考》:“回城在大兴县东南。”

③金天德三年(1151)改赵州置,治所在赵县(今河北赵县)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盖取水沃火之义。”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、宁晋、柏乡、高邑、赞皇、临城等县地。元改为赵州。


(1)渤海国置,治沃沮县(今朝鲜咸兴,一说即咸镜北道镜城或咸镜南道北青)。属南海府。辽废。(2)金天德三年(1151年)改赵州置,治平棘县(今河北赵县)。属河北西路。辖境包括今河北省赵县、宁晋、柏乡、赞皇、高邑、临城、隆尧等县地。元复为赵州,辖境缩小,属中书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需总管府

    元延祐二年(1315)置,后属上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沽源县北囫囵诺尔东北小红城。《元史·百官志六》:总管府“掌守护察罕脑儿行宫,及行营供办之事”。

  • 鹿苑

    北魏天兴二年 (399) 建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大沙沟南侧。《魏书· 太祖纪》 载: 天兴二年二月,“以所获高车众起鹿苑,南因台阴,北距长城,东包白登,属之西山,广轮数十里,凿渠引武川水注之苑中,疏为三

  • 凤山设治局

    1929年11月由通河县析置,驻凤山屯(今黑龙江通河县西北凤山镇)。1933年伪满升为凤山县。1939年裁撤,并入通河县。1947年复改凤山县。1929年由通河县析置,治凤山屯(今黑龙江通河县凤山镇)

  • 陆家埠市

    一作六埠镇。即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三十二里陆埠镇。旧属慈溪县。清雍正《慈溪县志》卷1:陆家埠市在“县(旧治慈城镇)西六十里”。

  • 大万山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五年(1372)改大万山苏葛办等处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万山特区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大万山在治南三里,司以此名。”永乐十二年(1414)改属铜仁府。清废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

  • 三王城

   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六十八里三王城村。《水经·涢水注》:小富水出大阳山之东,“而南径三王城东。前汉末, 王匡、王凤、王常所屯,故谓之三王城。城中有故碑,文字阙落,不可复识”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北。《水经注·

  • 烟峰城

   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烟峰乡。明设守备司。清设千总驻防。嘉庆 《马边厅志略》 卷2: 烟峰城 “一名烟草峰城。在边城南七十里。周二百二十丈,东西南北城楼四座”。

  • 益县

    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十里益城。东汉为侯国,改属乐安国。后复为县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,属北海郡。东汉改置益侯国。后国除复旧。西晋省。

  • 古城洼

    即汉日勒县故治。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。

  • 胡峪堡

    即今山西代县东北胡峪乡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代州雁门县有胡峪塞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