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沈黎郡

沈黎郡

亦作沈犁郡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莋都县(今四川汉源县东北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注:“臣瓒曰:《茂陵书》沈黎郡治笮都,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,领县二十一。”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、石棉、荥经、泸定等县地。天汉四年(前97)废。十六国成汉复置,属益州。东晋永和三年(347)废。南朝宋复置,治所在城阳县(今四川汉源县东北)。齐改为沈黎僚郡。后废。北周复置,治所在沈黎县。后又废。


黎,《史记》作犂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分蜀西部邛莋地置,治莋都县(今四川汉源县西北九襄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以西,康定县以东大渡河流域。天汉四年(前97年)废。十六国成汉复置,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桓温灭成汉又废。南朝宋复置,治城阳县(今四川汉源县东北)。齐为僚郡,后废。北周又置,治沈黎县(今四川汉源县东北)。旋郡、县并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阗县

    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置,属新疆喀什噶尔道。治所即今新疆和田市。1920年为和阗道治。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。后直属新疆省。1959年改为和田县。1913年由和阗直隶州改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

  • 麻城

    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二十五里麻城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砀郡安阳县: “孝昌二年置,治麻城。”即此。

  • 上雒县

    西汉置,属弘农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。东汉改为上雒侯国。三国魏改为上洛县。见“上洛县(1)”。

  • 河西宣慰司

    清康熙五十一年 (1712) 置,属宁远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(河西)。雍正六年 (1728) 改为土千总。

  • 兴宁县

    ①东晋咸和六年(331)置,属东官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龙田镇西三里。一说今五华县西北华城镇雷公墩。以兴宁江为名。隋属龙川郡。唐属循州,移治今兴宁市西北龙田镇。五代南汉乾亨初改为齐昌县。北宋天禧二

  • 南曹寨

    一作南曹集。即今河南尉氏县南南曹乡。明嘉靖 《尉氏县志》 卷1 《市集》: “南曹寨集,在县南三十里。”

  • 三灵屯

    即三陵屯。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七十里三陵乡。

  • 立节县

    唐万岁通天二年(697)改义丰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安国市。神龙元年(705)复改义丰县。古县名。武周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以义丰县改名,治今河北省安国市。属定州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名义丰

  • 逻楼墟

    即今广西凌云县东北逻楼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泗城府凌云县东有逻楼墟汛。

  • 赤晏庙

    在今江苏涟水县西南。《明史·河渠志一》:嘉靖三十一年(1552),总河副都御史曾钧上言:“刘伶台至赤晏庙凡八里,乃黄河下流,淤沙壅塞,疏浚宜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