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沔州

沔州

①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江州置,治所在汊川郡(今湖北汉川县东南十里)。南朝陈末废。

②隋大业初改复州置,治所在沔阳县(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)。寻改为沔阳郡。

③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汉阳县(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)。天宝初改为汉阳郡。乾元初复为沔州。辖境约当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、蔡甸区以及汉川县地。宝应二年(763)以安州孝昌县(今孝感)来属,辖境扩大。建中二年(781)废。四年复置。宝历二年(826)废。

④南宋开禧三年(1207)改兴州置,治所在顺政县(今陕西略阳县)。为利州西路治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一带。元属广元路,至元二十年(1283)移治铎水县(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)。辖境扩大至今勉县、宁强等县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)改属汉中府,省铎水县入州。四年移治今勉县西武侯镇。洪武七年(1374)改为沔县。


(1)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江州置,治今湖北省汉川市东南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汉川市及武汉市蔡甸、汉阳二区地。北周建德二年(573年)废。(2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汉阳县(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)。宝历二年(826年)废入鄂州。(3)南宋开禧三年(1207年)改兴州置,治略阳县(今属陕西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略阳县地。元属广元路。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移治铎水县(今陕西勉县东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勉县、略阳、宁强等县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省铎水县入州,改属汉中府。四年移治今勉县西老城。七年降为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满庄集

   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南满庄镇。清同治 《泰安县志》 卷2 《里社》: “满庄距城四十里。”

  • 龙洞渠

   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龙洞渠“明成化初,巡抚项忠,于元时王御史石渠之北,凿小龙山、大龙山腹里许为洞,下属白渠,名曰广惠渠,功巨费广,历余子俊、阮勤,凡二十年,始踵成之。正德

  • 桑植安抚司

    元置,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美坪峒。至正末废。明永乐四年 (1406) 复置,属九溪卫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废。元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。属岳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桑植县一带。至正末废。明

  • 阳谿

    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。一说在武山县西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魏延传》:建兴八年(230),“使延西入羌中,魏后将军费瑶、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,延大破淮等。”

  • 涡阳县

    ①北魏置,为谯州南谯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,后移今蒙城县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为肥水县。②清同治三年 (1864) 置,属颍州府。治雉河集(即今安徽涡阳县)。民国初属安徽淮

  • 武关郡

    西魏废帝改东弘农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武关县 (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)。《元和志》 卷21: “因武陶戍置郡。” 故名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西魏改东恒农郡置,治武关县(今河南内乡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河

  • 尝 (嘗) 州府

    明泰昌初(1620) 为避光宗朱常洛讳改常州府置,直隶南京。治所在武进县 (今江苏常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、无锡、江阴、武进、宜兴等市县地。清复名常州府。

  • 那马厅

    清同治九年(1870)改那马土司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。1912年改为那马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那马土司,清同治九年(1870年)改为厅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西南周鹿。

  • 留坝厅

    清乾隆三十八年 (1773) 置,属汉中府。治所在今陕西留坝县西北柴关岭。嘉庆十三年(1808) 移治太平岭 (今留坝县治)。1913年改为留坝县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置,治今陕西省留坝县东南。

  • 汤丹厂

    在今云南东川市西北三十二里汤丹镇。明、清时于此设汤丹厂。1954年为东川矿区政府驻地。1958年为东川市人民政府驻地。1959年置汤丹镇,以汤丹矿得名。1960年东川市政府迁驻新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