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木什
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南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3伊犁西路:沙木什“在吹郭勒南岸,萨勒奇图西二十里”。
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南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3伊犁西路:沙木什“在吹郭勒南岸,萨勒奇图西二十里”。
元泸州治。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(西河)。《元史· 地理志》 沪州: “至段氏时,于热水甸立城, 名洟笼, 隶建昌。 宪宗时, 建内附,复叛,至元九年平之。十五年改洟笼为泸州。”
①唐开元四年 (716) 改蒲城县置,属京兆府。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。以奉祀睿宗陵墓,故名。天祐三年 (906) 改属同州。五代唐还属雍州。后周属京兆府。北宋初属同州,开宝四年 (971) 复名蒲城县。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北七十里。山之坳有凤池,广三、四亩。相传有五色鸟常浴于此,意其为凤,故名。《十国纪年》:“闽王葬夫人任氏于闽县凤池山。”即此。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白石乡和杉岭乡交界处。清
俗称旱西门。明南京城门名。本杨吴金陵城正西门,故名大西门。明代改名石城门。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。
在北宋东京城(今河南开封市)南薰门外东北普济水门西北。为当时著名宫观。大中祥符五年(1012)创建。初名五岳观,建成后赐名会灵观。仁宗时重建后改名集禧观。宋末毁于兵火。
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或石棉县西北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西汉置,属定襄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黄河东岸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河水 “又南过赤城东,又南过定襄桐过县西”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上城湾古城。属定襄郡。东汉末废
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二十四里栲栳山北麓。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。创烧于东汉,盛于唐、五代,延至宋代。唐代时瓷器品种丰富,造型优美,釉色晶莹青翠。至唐晚期开始生产贡瓷,是我国最早生产宫廷用瓷的“
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托礼岭“在洮州卫边外洮河发源处,即西倾山之脊。岭最高大,其上平坦,草木茂盛”。
上游为溱、洧二水,合流为双洎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洧川县:洧水“源出河南府登封县北阳城山,至禹州密县,又东流至新郑县合溱水为双洎河,经长葛县北……又东经鄢陵、扶沟、西华县境而合于颍水”。今双洎河至扶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