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口集
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河口镇。明嘉靖 《寿州志》 卷1: 霍邱县有两河口集。清道光 《安徽通志》卷29霍邱县: 河口集在 “县南六十里”。
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河口镇。明嘉靖 《寿州志》 卷1: 霍邱县有两河口集。清道光 《安徽通志》卷29霍邱县: 河口集在 “县南六十里”。
北宋置,属剑浦县。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大演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南剑州剑浦县及《宋史·地理志》南剑州剑浦县皆有大演银场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宝应元年 (762),仆固怀恩等至洛阳北郊,击史朝义乱军,“转战于石榴园、老君庙,贼又败; 人马相蹂践,填尚书谷,斩首六万级,捕虏二万人,朝义将轻骑数百东走。怀恩
即太和街。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振太乡 (太和街)。
亦作茜墩镇。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千灯镇。明景泰二年(1451)移石浦巡司驻此。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故居和墓地在此。1964年改为千灯镇。古镇名。又称茜墩镇。即今江苏省昆山市东南千灯镇。明景泰二年(145
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0随州:凤见关“离应山县一百二十里。俗传曾有凤凰现于关下”。
明嘉靖二十九年 (1550) 置蓟州总督,次年改为蓟辽总督,为捍卫北京之军事重镇。三十三年 (1554),移驻密云县 (今北京市密云县)。辖顺天、保定、辽东三巡抚,相当今北京、天津两市及河北北部、辽宁
在今山东肥城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二年(387), 后燕慕容隆败张愿于瓮口,“愿脱身保三布口,燕人进军历城”。《十六国疆域志》卷12注:“案《图经》, 在肥城县东, 与泰山相近。”在今山东省肥
①在今江西弋阳县城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信州弋阳县: 葛溪水 “源出上饶县灵山,过当县李诚乡,在县西二里。昔欧冶子居其侧,以此水淬剑。又有葛仙冢,因曰葛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 葛溪 “在弋阳
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。南朝梁置西淮州及淮川郡于此。《北齐书·尧雄传》:“雄曰,白苟堆,梁之北面重镇。”即此。
①秦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北。西汉初为侯国,后仍为县,属临淮郡。东汉属广陵郡。西晋为堂邑郡治。东晋安帝时废。南朝梁复置。隋开皇四年 (584) 废入六合县。②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