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底镇

河底镇

即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河底乡。民国 《洛宁县志》 卷1: “河底镇,在城东北六十里。”


(1)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北部。面积102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底,人口 4000。 因处古金水湖底部,故名。1949年属阳泉市第二区。1953年析置苇泊、牵牛镇、任家峪三乡,1956年并设河底镇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镇。2000年燕龛乡、东村乡并入。地处太行山中段丘陵区。产玉米、谷子、土豆、甘薯、蔬菜、苹果、核桃。有煤矿、钢铁、耐火材料、水泥等厂。特产铁茶壶、铁锅、瓷碗。清代铁币“咸丰通宝”在此铸造。白固铁路煤运专线经镇南部。公路通阳泉、平定、盂县等地。附近有明禅智寺古建筑。(2)在山西省闻喜县中东部。面积123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底,人口 1420。 因位居南山诸水汇入美良川入口处、地势低洼而得名。1949年属第三区,1953年设南阳等三乡,1958年建河底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酒务头乡并入。主产小麦、棉花、蔬菜,盛产莲藕、芦苇。有造纸、陶瓷、沙石等厂。有公路通县城。纪念地有小寺头村闻夏战役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江府

    北宋政和三年(1113)升苏州置,治所在吴县、长洲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、常熟、昆山、吴江、吴县等市县和上海市西北部地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为平江路。平江府治为宋时东南一大都会。

  • 安驾庄

    即今山东肥城市南四十七里驾庄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安驾庄“在泰安县西南九十里。有主簿驻此”。

  • 佛堂镇

    清置,属义乌县。即今浙江义乌市西南二十八里佛堂镇。在浙江省义乌市南部。面积50.4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佛堂,人口1.3万。1934年置镇。昔为佛门胜地,有供奉神佛的堂屋,故名。1958

  • 清腾县

    隋开皇七年 (587) 改梁安县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竟陵郡。大业末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七年(587年)改梁安县置,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南。属郢州。后废。

  • 杜村堡

    即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杜村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“郝同堡”条下:杜村堡“在县西南十五里。周四里”。

  • 石渠

    即新门。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0 《食货》:开元二十九年(741),“陕州刺史李齐物避三门河路急峻,于其北凿石渠通运船为漫流,河泥旋填淤塞,不可漕”。(1)古水名。在今河南

  • 热薄汗山

    即康狼山。在今甘肃临洮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9五泉县: “康狼山,亦名热薄汗山,在县南一百四十里。西秦乞伏乾归太子炽磐,招结诸部二万七千,筑城于康狼山以据之,即此山也。”

  • 方番河中府安抚司

    元置,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八里。明洪武五年(1372)改为方番长官司。

  • 哈尔蛮卫

    明永乐十年 (1412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口南波波瓦河口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六里堰市

    又作角里堰市。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六里乡。清光绪《海盐县志》卷4:六里堰市,“《图经》:去县四十二里。《新纂》:堰以南为上河,去澉城六里,客船不能达澉,咸泊于此,居民辐辏成市,木商咸贾亦萃集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