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相寺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法相寺 “在钱塘县南高峰下。旧名长耳院,五代晋时建,宋大中祥符间改今名”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法相寺 “在钱塘县南高峰下。旧名长耳院,五代晋时建,宋大中祥符间改今名”。
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三陵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》: 赵三王墓 “在邯郸县西北二十里,亦名三王陵。三王,惠文、孝成、悼襄也。俗呼为陵台。今其地即名为三陵村”。
在今四川新津县东三里五津。为北周时新津县城。《寰宇记》 卷75蜀州新津县: “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皁里江津之所,曰新津市。《周地图记》 云:闵帝元年于此立新津县。”
亦名高明砦。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明城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高明县: “本高要县高明镇巡检司,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改为县。”(1)在江苏省如皋市西部、拉马河两岸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
在今四川高县东南。清同治《高县志》卷11:“大寺顶即中腹寺后山。由寺后斜上,山路崎岖,羊肠一线,上有擦耳岩, 尤为奇险。”同治元年(1862),李永和义军与民团激战于此。
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明置饭仙山巡司,后废。
①亦作皇塘镇。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皇塘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丹阳县图: 东南有黄塘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丹阳县东南有 “黄塘镇”。②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始兴县
三国吴宫殿名。又称新宫。故址在建业城太初宫之西 (今江苏南京市鱼市街一带)。宝鼎二年 (267) 孙皓建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宝鼎二年 “夏六月,起显明宫 (即昭明宫),冬十二月,皓移居之”。
在今甘肃临洮县东南三十里。《宋史·王韶传》: 熙宁五年 (1072),王韶 “引兵城渭源堡……径趣抹邦山”。即此。
①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山上。相传秦王试剑于此。一说为吴王阖闾试干将、莫邪二剑遗迹。②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汉高祖庙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 试剑石,“ 《旧志》,石高三丈余,中裂如破竹,不尽者寸。父老
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十里西湖乡。庙祀北齐扬州人茅智胜等五人, 隋炀帝到江都,加封司徒,因名五显司徒庙,简称司徒庙。镇以庙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