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泾水

泾水

①即今安徽泾县南之徽河,为青弋江支流。源出徽岭,北流出芜湖入于大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泾县注: “韦昭曰: 泾水出芜湖。” 《后汉书· 明帝纪》: 永平十三年 (70) 十一月,楚王英迁于泾县,注: “有泾水出芜湖,因水立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宁国府一》: 泾水 “在泾县南。源出徽州府绩溪县徽岭山,名曰徽水。北流入旌德县界,受清潭水,又经县南,折至县东北与东溪合,又北经石璧山北,又西十里与抱麟溪合,又北经龙首山,北流入泾县界,名曰泾水。亦谓之藤溪……又北至岩潭与赏溪合”。

②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泾南县: “在泾水之南。”

③渭河支流。在今陕西省中部。有南北二源。北源出宁夏固原县西南六盘山东麓,东南流经甘肃隆德、平凉二县会南源。南源出甘肃泾源县西南大关山,东北流会北源,又东南流经泾川及陕西长武、彬县、淳化、醴泉、泾阳等县,至高陵县入渭。全长九百余里。因泾水清、渭水浊,故有 “泾渭分明” 之说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泾属渭汭。” 《诗经·邶风》:“泾以渭浊,湜湜其沚。” 《周礼·职方》: “正西曰雍州,其川泾汭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共山

    ①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沇水“潜行地下, 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”。②在今河南辉县市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共伯既归帝政,逍遥于共山之上。山在国北,所谓共北山也。仙者孙登之所处。”《方

  • 阿都宣抚司

    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布拖县。雍正六年(1728)改为阿都正长官司。

  • 灵丘

    ①战国赵邑,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十里固城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七年(前259),“赵以灵丘封楚相春申君”。即此。西汉置灵丘县。②战国时齐南境邑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孟子谓蚔&#x

  • 桑园

    在今河南原阳县。班昭 《东征赋》 有 “宿阳武之桑园” 句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。班昭《东征赋》:“宿阳武之桑园。”即此。

  • 真武庙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北真武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甘泉县: “真武庙镇在城东北六十八里。”

  • 武帐冈

    即宣武城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幕府山侧。《宋书· 范晔传》: 元嘉二十二年 (445),衡阳王义季为南兖州刺史,“上于武帐冈祖道”。即此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 “武帐冈” 条引 《宫苑记》:

  • 山城

    即今福建南靖县治山城镇。1938年7月南靖县治由靖城镇迁此。1983年版《南靖县地名录》:“因四面环山,依山为城,故称山城。”又因境内有紫荆山,又称紫荆、荆城。集镇名。在甘肃省环县西北部、环江上源西川

  • 武垣

    战国燕邑,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孝成王七年 (前259),“武垣令傅豹、王容、苏射率燕众反燕地”。秦置武垣县。古邑名。战国燕邑,即今河北省肃宁县东南武垣城。秦置为县。赵孝成王七年(前

  • 锦里

    即锦官城。在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 (锦江)南岸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锦官城 “锦江织锦濯其江中则鲜明,濯他江则不好,故命曰锦里也”。后人用作成都之别称。唐卢照邻 《文翁讲堂》诗: “锦里淹中

  • 彰明县

    五代唐改昌明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即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。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四川卷上: 彰明县 “昌明,后唐改今名,易昌为彰也”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废入绵县,十三年 (1380) 复置。清顺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