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济阳县

济阳县

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。汉属陈留郡。西晋属陈留国。西晋末及十六国后赵属陈留郡。北魏属阳夏郡。隋属济阴郡。唐初属杞州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
②南朝宋侨置,属马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境。南齐废。

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分冤句县置,属杞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南五十里。唐贞观元年 (627)废。

④唐景龙元年 (707) 于梁邹城置,属淄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。元和十五年 (820) 并入高苑县。

⑤金天会七年 (1129) 析临邑、章丘二县地置,属济南府。治所即今山东济阳县。元属济南路。明属济南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战国魏邑。西汉置县,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,属陈留郡。东汉光武帝出生于此。北魏属阳夏郡,隋属曹州、济阴郡,唐武德四年(621年)属杞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入冤句县。(2)唐景龙元年(707年)置,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,属淄州。元和十五年(820年)废,并入高苑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山东省西北部、黄河北岸。属济南市。面积 1075 平方千米。人口53万。辖7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济阳镇。春秋为犁邑地。南朝宋侨置临邑县。北齐属齐州。隋属齐郡。唐属齐州。北宋末属济南府。金析章丘、临邑二县置济阳县,治今址。属济南府。《郡县释名》山东卷上:济阳县“以在济水北,故名”。又清乾隆《济阳县志》:“邑在大清河之北,本济渎也。自清河合济入,通得济之名。济水绕其南,故曰济阳。”元属济南路。明、清属济南府。1913年属岱北道(次年改称济南道),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40年属鲁北第二专区,1944年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。1949年属泺北专区,1950年属德州专区,1956年属惠民专区。1958年并入临邑县,属聊城专区。1961年复置,属德州专区。1967年属德州地区。1989年划归济南市。县境为平原,地势西南高、东北低。黄河、徒骇河经此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棉花、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、稻为主。工业有纤维板、水泥、纸张、陶瓷、汽车球柄、黑陶等厂。220国道、枣临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玉皇冢“大汶口文化”遗址、刘台子龙山商周文化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塘县

    1942年由平舟、六塘二县合并设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。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。在贵州省南部,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2825 平方千米。人口29.7万。辖10镇、

  • 马栏桥镇

    北宋置,属鄢陵县。即今河南鄢陵县南十里马栏镇。

  • 射江

    即今四川涪江支流梓江 (梓潼水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射洪县: “县有梓潼水,与涪水合流,急如箭,奔射涪江口,蜀人谓水口曰洪。” 《新定九域志》卷7: 射江,“郦道元 《水经注》: 涪江水东南合射江,故

  • 石碛镇

    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南四十里桥林镇。明万历《江浦县志》卷4:“石碛桥市在治西南三十里。”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浦县:“石碛镇在城西南四十里。”

  • 宋江

    ①即今四川兴文县东境之古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卫:宋江“在卫治东。《志》云:源出大坝儿北洞,即今叙州府兴文县界也……北流径江门驿,至纳溪而注于大江”。光绪《泸州志》卷2:宋江,“《唐志》云:泸州

  • 阿术河

    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境之阿母河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迭里迷“在撒马儿罕西南……城在阿术河东,多鱼。河东地隶撒马儿罕”。

  • 石楼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水县:“石楼山在县城南, 山下有濯缨泉,流入杏谷水。”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石楼山“在沁水县西南里许,俯瞰县城, 山石崚嶒,望之若楼台状”。②又名通天山。在今山

  • 仓前山

    即盐仓山。今福建福州市南台岛上仓前山。昔岛上设有盐仓,故名。

  • 西冉州

    唐贞观六年(632)以徼外敛才羌地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九年(635)改为冉州。

  • 西喇布里都池

    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西喇布里都池“右翼中旗所驻,直陕西、宁夏东北三百五十余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