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穹州
唐代在浪穹诏地置,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源县大部地。天宝后废。
唐初置,治今云南省洱源县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洱源县一带,属姚州。后废。
唐代在浪穹诏地置,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源县大部地。天宝后废。
唐初置,治今云南省洱源县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洱源县一带,属姚州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修岭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广昌县: 修岭镇 “在县西南十里,俗谓之秀岭。宋绍圣中置巡司,明因之”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) 裁。
在云南大理寺北二十里点苍山麓。明代至今称感通寺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1: 感通寺 “在点苍山。旧名荡山寺,又名上山寺。有二礼拜石,上有手足痕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大理府: 威通寺 “在点苍山四峰
①西汉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枞阳县。一说在县东下枞阳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元封五年 (前106) 南巡,“自寻阳浮江,亲射蛟江中,获之。舳舻千里,薄枞阳而出,作盛唐枞阳之歌”。东汉省。西晋曾复置。
明洪武三年(1370)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即今湖南张家界市。洪武九年(1376)改为大庸卫。
明置,属铁岭卫。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北。
①即邘。商、周封国。金文作噩。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。《史记· 殷本纪》: “以西伯昌、九侯、鄂侯为三公。” 裴骃 《集解》 引徐广曰: “一作邘,音于。野王县有邘城。” 周武王灭殷,封子邘叔于此。②西周
①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五十里庐山天池寺北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一》 引桑乔《庐山疏》:“庐山石门者, 山之天池、铁船二峰,对峙如门也。”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仙峰寺西北。山顶有天然石池,因名。清嘉庆《四
一作倭赤。即今新疆乌什县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2:乌什城据默尔彻尔山,“回语谓山石突出为乌赤,乌什即乌赤也”。
即石汗那。都艳城(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;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)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卷1:赤鄂衍那国“东西四百余里,南北五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十余里”。即“石汗那”。
元置,即今湖南临湘县。明改为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