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安营
清改海安千户所置,属雷州府。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二十里海安镇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海安所“改海安营,拨水师游击及中军守备驻扎,并设同知驻此”。
清改海安千户所置,属雷州府。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二十里海安镇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海安所“改海安营,拨水师游击及中军守备驻扎,并设同知驻此”。
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(金顶镇) 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兰州: 福源山 “在州(今金顶镇) 北十里。延亘而东南,凡五十余里”。
元置,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。地当赣江入鄱阳湖之口。
又名舂陵山、洛阳山。在今湖南宁远、祁阳、新田、双牌等县间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阳明山“在零陵县(今永州市)东一百里,黄溪之尾。山最高,朝阳始出而山已明,故名。多石少土,山根皆露,其麓险绝,无径可登
今新疆喀什市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 哈实哈儿 “亦西域小部落。永乐六年,把太、李达等、赍敕往赐,即奉命”。见“疏勒国”。
隋置,属舂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南七十八里清潭镇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废。古县名。隋置,治今湖北省枣阳市南。属舂陵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废。
一作华崶。即今福建华安县治华崶镇。清时属龙溪县,有县丞驻此。民国改县佐。1928年于此置华安县。
又名唐山、青山。在今河南叶县西南六十里澧河畔。《后汉书·高凤传》:高凤“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”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方城县“有西唐山”。
即阳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。二月,城阳、向。更名阳为河雍。” 即此。
北宋置,属穰县。即今河南镇平县治。
北周天和四年(569)置,属岐山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南。隋开皇十六年移于岐山南十里(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),改名岐山县。古县名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年)析鹑觚县南界置,治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。属岐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