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瑞墓
在今海南省海口市郊滨涯村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》: 海瑞墓 “在琼山县西滨涯”。海瑞(1514—1587) 生于海南琼山市朱桔里村,是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,以刚正不阿和敢于直谏而著称于世,有 “海青天” 之誉。原墓为石砌,前立神道碑、石供器和石人、石狮、石羊、石马、功臣坊及亭园等建筑和文物。现存石碑及石狮、石羊、石马等石雕文物。
在今海南省海口市郊滨涯村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》: 海瑞墓 “在琼山县西滨涯”。海瑞(1514—1587) 生于海南琼山市朱桔里村,是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,以刚正不阿和敢于直谏而著称于世,有 “海青天” 之誉。原墓为石砌,前立神道碑、石供器和石人、石狮、石羊、石马、功臣坊及亭园等建筑和文物。现存石碑及石狮、石羊、石马等石雕文物。
又名景山。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“景山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高八里。旧有二名: 南曰明山,北曰阴山。《郡志》: 山北为鹿儿岭,滦阳驿置于此。岭东为三屯镇城。嘉靖初,帅臣马永建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县南。南朝宋为衡阳郡治。隋改名衡山县。古县名。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年)分湘南县置,以在湘水之西得名。治今湖南省株洲县南。属衡阳郡。南朝为衡阳
即今朝鲜咸镜南道东部端川之南大川(斜下洞川)。源出赴战岭山脉,东南流入日本海。《金史·高丽传》:“(高丽)遣使来请和,遂使斜葛经正疆界,至乙离骨水、曷懒甸、活祢水, 留之两月。”即此。
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六十里。为唐折冲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蒲城县: 温汤府 “有温汤,源出沮水岸,西流二里,仍入于沮水”。
即今浙江嵊县西北隅城隍山南支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绍兴府: 剡山 “在嵊县北一里。昔秦始皇东游,使人凿此山以泄王气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嵊县: 剡山 “山巅为星子峰,稍下为白塔冈……水流山下,
①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会稽山中。《明史·王守仁传》:守仁“游九华归,筑室阳明洞中”。即此。王守仁因号阳明先生。②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三十里和济村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一》:阳明洞在“大江崖上,可容数百人。明
亦作三彭。即今广东南澳县东南大海中之南澎列岛。清乾隆《潮州府志》卷36:“彭山与南澳相对,西至云盖寺约四五十里,北去隆澳约百余里,顺风一潮可到。其山有三:曰南彭、曰中彭、曰北彭,三山列峙海中,周围各一
东晋析汝南郡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汝阳县(今河南商水县西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晋置,治汝阳县(今河南商水县西南)。辖境不详。北齐废。
即今浙江杭州市东北笕桥镇。清翟灏 《艮山杂志》 卷2: “茧桥一作笕桥,在城东北十里。” 光绪 《杭州府志》 卷81: “乡之男妇,皆治棉布,多出笕桥。”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东北部。面积18平方千米。
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小日岛。见清《海国闻见录》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