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水河镇

清水河镇

即今安徽芜湖县西北四十里清水镇。民国 《芜湖县志》 云: 清水河镇 “即 《旧志》 杨青市,在县东二十里清水河口。自万顷湖开垦后,逐渐繁盛”。《芜湖县地名录》: 清水镇 “因地处青弋江、水阳江汇合口,清浊分明,故名”。为古中江转折点。


(1)在贵州省兴义市西北部、马鞍山西部山坞。面积161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华村,人口1810。原名品甸镇,品甸系彝语音译,意为“平坦的坝子”。1950年为品甸乡,1958年并入马岭公社。1984年改品甸乡,1992年与原泥溪乡合并建品甸镇,1999年更名清水河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烤烟、油菜籽、花生等。兴普、兴盘公路经此。(2)在青海省称多县中东部。面积4551平方千米。人口4560。镇人民政府驻当达,人口2770。因河得名。1965年设清水河乡,1970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2001年置镇。畜产藏系绵羊、牦牛、马等。产青贝母、大黄、党参等药材及白唇鹿、藏羚羊等珍稀动物。214国道经此。(3)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城北部。面积220平方千米,人口3.8万。地处312、218国道交会处,是联接中亚的咽喉,是中国通往哈萨克斯坦最大的陆路口岸——霍尔果斯口岸必经之地。周边与霍城县十个乡镇场、兵团三个团场相邻,是农副产品和各类商品的集散中心,也是伊犁经济发展的“金三角”和霍城县的经济中心。清水河镇原名瞻德城,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,属伊犁九城之一,距今已二百多年。乾隆四十二年绿营驻防伊犁时,以城东清澈之泉河将该城易为“清水河”。宣统二年(1910年)由陈林在清水河设立第一所小学——瞻德城小学。1933年设乡,1952年成立互助组,1954年建立高级社,1958年成立公社,1984年置镇。1992年为伊犁州设置的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。2000年升格为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1995年被国家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岭

    ①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7瑞州府:西岭“在新昌县东北六十里。望东山兀起蹲伏若拜舞状,又名拜龙山”。②在今陕西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葭州:西岭“在州西五里葭州河旁。山势逶迤,宋将韩义败

  • 甘棠墟

    即今广西灵川县(甘棠镇)。北宋为甘棠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:甘水“在县(故治在今三街镇)南……东流至县南二十里之甘棠墟而合漓江”。1965年灵川县迁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东南甘棠镇。清

  • 江南市

   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三十二里资水南岸江南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安化县图:县(旧治在今县东南梅城镇)西北有江南市。

  • 三山岛

    ①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大连湾中三山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金州卫:三山岛“在城南海中。天启中,毛文龙言三山岛在旅顺东三百里,从岛可以入旅顺,旅顺者,登莱朝鲜水路津要也。三山岛转北二百里为广鹿岛,从岛可入金州

  • 北乡寨

    北宋元丰三年(1080)置,属沙县。在今福建沙县西北。明洪武八年(1375)置巡司于此。在今福建省沙县西北。北宋元丰三年(1080年)置,明洪武八年(1375年)改置巡检司。

  • 社口市

    即今福建福安市西北社口镇。清光绪《福安县志》卷3街市:社口市在“邑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干坝

    即今西藏岗巴县。在日喀则之南,据入锡金之要道。《西招图略·审隘》:“由定结东行一站至干坝。”清光绪三十年(1904)英帝国主义军队经此入侵西藏。

  • 巨河镇

    在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新城县:“西南有巨河镇巡司。”

  • 胶西国

    西汉文帝十六年 (前164) 置,封齐悼惠王子印为胶西王。治所在高密县 (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胶河以西,高密以北地区。元封三年 (前108) 改胶西郡。汉文帝十六年(前164

  • 青泥浦

    即今辽宁大连市西南小平岛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登州东北海行,“北渡乌湖海,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。东傍海壖,过青泥浦”。吴承志《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》 谓: “小滨岛至三山岛海底俱污泥及硬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