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渭北鄜坊

渭北鄜坊
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上元元年 (760)置渭北鄜坊节度使,简称渭北或鄜坊节度使。治所在坊州 (今陕西黄陵县东南)。领鄜、坊、丹、延四州。建中四年 (783) 徙治鄜州 (今陕西富县)。辖有今陕西宜川、宜君以北,黄陵、志丹以东地区。中和二年 (882) 号保大军,辖境缩小。北宋初废。

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上元元年(760年)置渭北鄜坊节度使,简称渭北或鄜坊节度使,治坊州(治今陕西省黄陵县东南),领鄜、坊、丹、延四州。建中四年(783年)徙治鄜州(治今陕西省富县)。辖境时有变迁,永泰至大历中增领绥州;丹、延二州别置都团练使。中和二年(882年)号为保大军,此后所领仅鄜、坊、翟三州。五代仅鄜坊二州。北宋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女娲陵

    ①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东八里侯村。《寰宇记》卷43晋州赵城县:“女娲墓在县东南五里。高二丈。按《城冢记》:女娲墓有五,其一在赵简子城东五里。”②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0兖州任城县:“女娲

  • 良王庄

   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东北二十四里良王庄乡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同治《静海县志》寅集:“良王庄把总汛分管卫河,东岸自天津县胡羊庄起,南至田家堤止,计长四十里。西岸北自埝坨咀起南至乔家堤止, 计长四十九里。”旧

  • 民和县

    1930年析乐都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古鄯堡(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)。1931年移治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(上川口镇)。1985年改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30年析乐都县置。原治上

  • 高罗汛

    即今湖北宣恩县南五十八里高罗镇。清设外委驻守。

  • 白沙渡寨

    在今湖南安化县南白沙溪,为宋平梅山蛮后所立五寨之一。

  • 南木溪

    又作楠木溪。在今云南富宁县东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广南府: 南木溪 “在富州东三十里。源出花架山,其水常温”。

  • 南武戍

   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溪县: “后周废郡置南武戍。”

  • 宁塞军

    ①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)置,属陇右节度使。治所在廓州城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)。天宝初改为宁塞郡。②唐方镇名。光化元年(898)改保塞军置,治所在延州(今陕西延安市东)。后改名卫国

  • 布朗达克噶尔宗

   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治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:布朗,旧地名,达克,谓虎,噶尔,碉也。岭形如虎,碉城建于岭旁,故名。”

  • 冯家集

    即今山东乳山市东北冯家镇。旧属牟平县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