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口
即今江西湖口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齐中兴元年 (501),萧衍命邓元起攻江州,“元起将至寻阳,(陈) 伯之收兵退保湖口”。胡三省注: “湖口,彭蠡湖入江之口。” 五代南唐置湖口县。
即今江西省鄱阳湖入长江之口。南朝齐中兴元年(501年),萧衍遣邓元起攻江州,陈伯之退保湖口,即此。
即今江西湖口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齐中兴元年 (501),萧衍命邓元起攻江州,“元起将至寻阳,(陈) 伯之收兵退保湖口”。胡三省注: “湖口,彭蠡湖入江之口。” 五代南唐置湖口县。
即今江西省鄱阳湖入长江之口。南朝齐中兴元年(501年),萧衍遣邓元起攻江州,陈伯之退保湖口,即此。
即今河南栾川县东二十四里庙子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0: 同治三年 (1864) 二月,捻军张总愚至 “卢氏之栾川、庙子街、三川诸处,袤延二百余里”。
北宋庆历二年 (1042) 升招安镇置,属滨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沾化县西古城镇。熙宁六年(1073) 省入渤海县。元丰二年 (1079) 复置。金明昌六年 (1195) 改为沾化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庆历三年(
即今贵州习水县东南二郎乡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卷6仁怀县:二郎滩在“城西北九十里”。
在今浙江慈溪市南龙南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余姚县: 姥岭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。东去烛溪湖五里”。
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五十里白蒲镇附近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“绍兴初,以金兵蹂践淮南,犹未退师。四年,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、泰州姜堰、通州白莆堰。”
①在今福建泉州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2泉州晋江县:“龙湖在县南一百里,有庙存焉。”明《八闽通志》卷7《地理志·山川》:龙湖“在府城南。相传湖与海通,中为涌沙所隔,遂别为湖。尝有龙出入其中,故名”。《清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,后属中庆路。治所在昆明县 (今云南昆明市)。二十一年 (1284)废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置,治今云南省昆明市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。二十一年废。
又作哈仔难。即今台湾省宜兰县。清乾隆间范咸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“ (自山朝社) 又上至蛤仔难诸社,深箐鸟道,至者鲜矣。” 清嘉庆十六年(1811) 于此设噶玛兰厅。光绪元年 (1875) 改为宜兰
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三十八里六村乡温邢堌。有清道光年间 “温氏祠堂” 一座。1928年初,共产党在祠内建立沙区农民协会,遭到反动民团的镇压。但为后来的沙区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。为沙区革命根据地之一。
即今山东聊城市南二十六里李海务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聊城县南有李海务闸。同治七年(1868)张宗禹率领西捻军在此抢渡运河,遭到失败。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南。清同治七年(1868年)张宗禹率领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