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滏阳县

滏阳县

北周置,为成安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北磁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5滏阳县: “以城在滏水之阳,亦曰滏阳。” 隋开皇初为磁州治。大业初属魏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滋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州废,属相州。永泰元年 (765) 复为滋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滋州。


古县名。北周析临水县置,治今河北省磁县,属成安郡。因县处滏水之阳,故名。为成安郡治所,隋唐以后为磁州治所。明洪武初省入磁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飞鹅峡

   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。清道光《保宁府志》:飞鹅峡在昭化县北二十里,白龙江经其中,“别有巨石孤立,若鹅之将飞者,谚曰:打得石鹅飞,过得阴平道。其言阴平之险而此为门户”。

  • 瓦窑堡市

    1935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安定县析置,治瓦窑堡(今陕西子长县驻地瓦窑堡镇)。1936年2月撤销,并入安定县。1935年10月—1936年初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和陕北省政府所在地,1935年

  • 东台县

    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)析泰州东北境置,属扬州府。治所即今江苏东台市。以东台场为名。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87年改设东台市。古旧县名。清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析泰州东北境

  • 武清县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雍奴县置,属幽州。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 (杨村) 西北旧县村。辽属析津府,金属大兴府。元属漷州。明初因水患移治今武清县西北城关镇,属通州。清属顺天府。民国初属京兆尹。1928

  • 哈尔蛮卫

    明永乐十年 (1412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口南波波瓦河口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塔山卫

    明永乐四年 (1406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巴彦、呼兰县一带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所未详。辖境约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的木兰、巴彦、肇东、呼兰等地。后废。

  • 西河

    ①指黄河的一段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黑水、西河惟雍州。”《史记·吴起列传》:魏“武侯浮西河而下”。指今山西、陕西间南北流向的黄河;因这段黄河在夏、商及山东诸国都城之西,故有此名。《史记·卫将军列传》:“

  • 北阴阳营文化遗址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北京西路和云南路口南京大学宿舍内。原是明代鹰扬卫驻地,曾名鹰扬营,后改名北阴阳营。遗址邻近鼓楼岗西侧,是一座高约5米的土墩,面积7100平方米。1955—1958年间四次发掘,发掘面积

  • 望瑶堡

    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即今陕西子长县驻地瓦窑堡镇。

  • 兴京府

    清宣统元年(1909)升兴京厅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在新宾堡(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新宾、桓仁二满族自治县及吉林通化、浑江、集安市等地。1914年废府改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兴京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