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滏阳河

滏阳河

亦名滏水。古漳河支流。宋元以后,漳河南徙,滏阳河成为滏水主流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一》: 滏阳河,“ 《旧志》: 滏有二源: 一出神麇山黑龙洞口; 一出武安鼓山南岩下。合流径磁州南关旧城东南,至临漳县西十五里入漳。明成化十一年州判张珵,以磁州地低洼,导水北流,从邯郸界径永年、曲周入漳,由是经流遂壮,南尽淤。《磁州志》: 滏水至州南绕城东北,流至阎家浅入邯郸界,又东北至府城南,又绕城东北,至曲周县东,昔时漳滏合流于此”。


子牙河南源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神囷之山……滏水出焉。”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高诱注:“其源沸涌,势如釜中汤,故曰釜。”民国《任县志》:“滏阳河原名滏水,宇文周置县于滏水之阳,因以名县,后乃以县名转称于河。”在河北省西南部。由源出太行山东坡的沙河、泜河等水汇合而成,东北流到献县县城附近和滹沱河汇合为子牙河。长413千米,流域面积为1.77万平方千米。支流有白马河、槐河等。旧时常有水患。建国后建有朱庄、口上、临城等水库和蓄洪工程,并另辟滏阳新河,以减免灾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抚边营

    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)置,属四川提督。在懋功厅底木达(今四川小金县北抚边乡)。

  • 老徐市

    一名李墓市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徐市镇。清光绪《常昭合志稿》卷5:老徐市“吴越将军李开山葬其地,故名李墓。后因徐尚书栻聚族居此,遂称东徐市”。其孙昌祚迁董浜名新徐市后,故址称为老徐市。

  • 上洛口镇

    金置,属历城县。即今山东济南城北十二里洛口集。古镇名。金置,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北洛口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历城镇六:盘水、中宫、老僧口、上洛口、王舍人店、遥墙。”

  • 大连支线

    自今辽宁大连市西北周水子至大连。长9公里。为中东铁路支线。清光绪二十四(1898)修筑。

  • 掺八里

    即彰八里。即今新疆昌吉市。《元史·李进传》: 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“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,进与力战,众寡不敌,军溃,进被擒。从至掺八里,遁还”。

  • 马札儿

    亦作马札剌。即今匈牙利。都马茶城(今匈牙利布达佩斯)。《元史·速不台传》:太宗辛丑(1241),讨兀鲁思部后,“经哈咂里山,攻马札儿部主怯憐。速不台为先锋……驰至马茶城”。

  • 山光寺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湾头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启三年(887),毕师铎戍高邮,还袭广陵,“退屯山光寺”。胡三省注:“山光寺,在广陵城北。”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 引《宝祐志》谓“即今胜果寺,在湾头镇,前

  • 崇灵山

    即重龙山。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盘石县 “有崇灵山”。

  • 建水城

    唐南诏置,属通海都督。即今云南建水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,夷谓海为惠, 为大, 故名惠, 汉语曰建水。” 宋大理属秀山郡。元改建水州。

  • 隆水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隆水 “在英德县东一百二十里。源出羊岭下,东南流与浈水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