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龙口
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甘龙镇。民国时属后坪县,有县佐驻此。
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甘龙镇。民国时属后坪县,有县佐驻此。
唐方镇名。乾元元年 (758) 置观察使。治宣州 (今安徽宣州市),领宣、歙、饶三州。次年废。大历元年 (766) 复置,改领宣、歙、池三州及采石军使。元和六年 (811) 罢领采石军使。景福元年(8
即今陕西合阳县西大浴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:大峪河“在郃阳县西二十里。自县西北望乡崖下,西南流径澄城县南,又西南入洛水。其流甚清,一名扑地河。俗传为薄底河。又谓之李家河。郃阳、澄城二县以河分界”。
明成化十一年(1475)余子俊改石涝池寨置,在今陕西定边县南。清康熙《延绥镇志》卷1:石涝池堡“宋盐池地,水卤不可饮。东有石涝池,人赖汲饮,故名。……今裁,并入定边营”。
元至元时以马龙、他郎二甸置,属元江路。治所在他郎寨(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)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直属云南布政司,二十六年(1393)迁治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里新化。弘治八年(149
在今河北枣强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冀州》“圈子堡”条下:“又古营堡,在县南四十五里,达清河县界。”
在今广东海丰县东郊。1922年9月,彭湃在此组织赤山约农会。农会旧址原是明代灵雨庵,为二进四合院建筑。
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麦城。《水经·漳水注》:“漳水又南径当阳县,又南径麦城东。王仲宣登其东南隅,临漳水而赋之。”一说在当阳县城(今当阳市)。《文选》卷20王仲宣《登楼赋》注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谓为当阳城楼
①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拒阳县置,属商州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八十里古城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141洛南县: “取洛水之南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上洛郡。大业十一年 (615) 移治今洛南县东。唐属商州,
即今湖北南漳县西长坪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长坪镇“在南漳县西一百里”。(1)在湖北省南漳县西北部。面积25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园,人口1000。1952年为长坪区,1958年为长
唐渤海国置,治所在瑕州(今吉林桦甸市东八里辉发河南苏密城;一说在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省辉发河流域及辽宁省浑河,苏子河上源一带。为渤海入营州的主要通道。金废。渤海国置。治瑕州(今梅河口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