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浪渡
在今山西平陆县东七十里黄河北岸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、黄河北岸。明代为黄河渡口之一,置巡检司戍守。
在今山西平陆县东七十里黄河北岸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、黄河北岸。明代为黄河渡口之一,置巡检司戍守。
在今广东云浮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 罗定州》: 蒲竹径 “在东安县西。《县志》,自西北径口达东南径口,延袤二十余里,两崖峻峭,茂林蔽天,瑶贼盘据其中,人迹断绝,为东山第一畏途。万历十六年,兵备陈文衡始改辟
西汉置,属上郡,为北部尉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境内。东汉废。
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百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8常德府: 穿石山 “下有大窦,东西洞达,行人往来止息,可容百人”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57称: “汉马援尝穿石窍以避暑,今可通水。春夏泛滥则江水自中过。
①1912年改龙胜厅置,属广西桂林道。治所即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5年改为龙胜各族自治县。②1948年由集宁、陶林、丰镇、凉城4县析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在卓资山镇(今内蒙古卓
隋末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宜章县北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7义章县:“其县北临章水,因以为名。”唐属郴州,开元二十三年(735)移今宜章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初改名宜章县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十三年(617年
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天全六番招讨司:“南有和水、一名始阳河,亦名多功河,流入雅州青衣江。”
一作宋邨。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:“宋建炎四年,牛皋邀败金人于宋村。”即此。在山东省文登市南部。面积135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宋村,人口1.5万。元初,宋
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化州置,属海北海南道。治所在石龙县(今广东化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、廉江二市及吴川市部分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化州府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置,治石龙县(今化
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建宁府》: 溪源巡司 “在浦城县东北五十里蔡家岭根。亦名溪源隘。明宣德八年,御史杨禧巡视银场,固请增置巡司。本朝康熙二十年,移驻人和里石陂街”。
元荨麻林,后讹为洗马林。又名西马营。明宣德十年 (1435) 筑城,属万全右卫。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南五十里洗马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右卫: 洗马林堡,“其镇河台为最冲,边外大谎堆桂柏山皆部长驻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