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溢寨

白溢寨

即白鱼寨。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北玉屏山上。


又称白鱼砦。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西30千米的玉屏山上。山长百余里,高 2300 余米,峰陡峡深,泉曲瀑飞。山上古砦,多为山石所垒,除居民房舍外,有土司唐镇邦帅府遗址,还有古树、怪石、奇洞、异穴等,苍古而多彩,素为“邑中登览胜区”。据记载,清嘉庆元年(1796年)长乐、长阳一带白莲教首林之华、覃加辉等率众踞此。清廷派威武侯额勒登保统大军围攻,造大炮轰击,白莲教众因粮尽难支,相携跳崖殉难。今砦内“藏军洞”、崖下“砦洞”、板栗树旁“隐洞”等,皆系其当年或保存食物,或储放军械,或打制兵器的所在;寨下白溢坪,尚有石垒营地、哨卡等残迹,还保存有大刀、铁叉和清军所制大铜炮、炮弹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共山

    ①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沇水“潜行地下, 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”。②在今河南辉县市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共伯既归帝政,逍遥于共山之上。山在国北,所谓共北山也。仙者孙登之所处。”《方

  • 琅邪县

    ①亦作瑯邪县。秦置,为琅邪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 (夏河城)。西汉属琅邪郡。东汉属琅邪国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改置丰泉县。大业初复改琅邪县,属高密郡。唐武德初省。②北齐置,属高

  • 八百媳妇土司

    在今缅甸掸邦东部,萨尔温江以东、湄公河以西地区。相传其部长有妻八百,各领一寨,故名。元泰定四年(1327)以其部分地区设置蒙庆宣慰司,至顺二年(1331)改置八百等处宣慰使司统辖全境。明洪武时改置八百

  • 五马渡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。为长江津渡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6:五马渡“在上元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,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渡江处”。据《晋书·五行志中》:“太安中,童谣曰:‘五马游渡江,一马化为龙。’后中

  • 章龙县

    元置,属定远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北二十里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南。为章龙州治。明初废。

  • 楼观山

    亦名石楼山。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楼观镇。上有周康王大夫尹喜宅、老子陵、楼观等故迹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3盩厔县: 老子陵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一名石楼山,又名楼观山”。

  • 上顿渡

   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上顿渡镇。明弘治《抚州府志》卷6:临川县有上顿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临县川西南有上顿渡。

  • 郭家店

    ①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郭家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16: 长春府东北 “一百四十里郭家屯镇”。②即今吉林梨树市东北郭家店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 奉化县东北有郭家店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

  • 烂泥铺

   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武昌县: “烂泥铺在县西。正德中,‘贼’ 刘六等聚乱处。”

  • 纥那山

    即跋那山。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。唐杜佑《通典·州郡三》 榆林郡:“西北到黄河二十里,去纥那山一百二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