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益州郡

益州郡

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武帝开滇置,治所在滇池县 (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怒江以东,洱海以西及姚安、元谋、东川以南,曲靖、宜良、华宁、蒙以西,哀牢山以北地。东汉时,西部划属永昌郡,界线东移至今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西界,南部达红河。三国蜀建兴三年 (225) 改建宁郡。西晋太安二年(303) 析建宁郡西部复置,属宁州。仍治滇池县 (今云南晋宁县东北晋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滇池周围及禄丰、双柏、易门、澄江等县地。东晋改晋宁郡。


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年)置,治滇池县(今云南晋宁县东北晋城镇)。属益州。辖境相当今中缅边界高黎贡山以东,云南省洱海以西及姚安、元谋、东川等市县以南,曲靖、宜良、华宁、蒙自等市县以西,哀牢山以北地。东汉以后辖境缩小。三国蜀汉建兴三年(225年)改为建宁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埠墟

    即今广西南宁市西三十里石埠乡。明嘉靖《南宁府志》卷2:宣化县有石埠墟。

  • 广通仓

    隋开皇三年(583)建,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。大业初改名永丰仓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建,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。大业初改名永丰仓。

  • 临商观

    魏晋时置,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《寰宇记》 卷3引陆机 《洛阳记》 云: “临商、陵云等八观在宫之西,惟绝顶一观在东,是号曰九观。”魏晋时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晋陆机称洛

  • 绥东县

    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由锡埒图库伦喇嘛旗及奈曼旗等地置,属奉天省朝阳府。治所在小库伦(今库伦旗驻地库伦镇)。为清时著名马市。1914年属热河特别区。1928年属热河省。1931年迁今奈曼旗东北

  • 南道

    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自玉门、阳关出西域有两道。从鄯善傍南山北,波河西行至莎车,为南道;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、安息。” 从玉门关和阳关 (今甘肃敦煌市西)

  • ①春秋秦邑。在今陕西澄城县南。《左传》:文公四年(前623),“晋侯伐秦,围邧、新城”。②即阮国。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。古邑名。又作刓。春秋秦邑,在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。《史记·十二诸侯表》:秦穆公三十七

  • 失罗子国

    亦作石罗子、泄剌失、失剌思。即今伊朗德黑兰市东南设拉子。元刘郁《西游记》:“失罗子国出珍珠。”即此。

  • 三泉县

    ①北魏正始中置,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。以界内三泉山为名。后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为南安州治。八年(625)属利州。天宝元年(742)属兴元府,移治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。北宋升为大安军。南宋

  • 崇安场

    五代南唐保大九年 (951) 置,属建阳县。即今福建武夷山市 (崇城镇)。北宋淳化五年 (994)升为崇安县。五代南唐保大九年(951年)置,即今福建省武夷山市驻地崇城镇。属建阳县。北宋淳化五年(99

  • 大名路

    元改大名府置,属中书省燕南河北肃政廉访司。治所在元城、大名二县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、魏县,河南内黄、清丰、南乐、浚县、濮阳、滑县、长垣及山东东明等县市地。明初改为大名府。元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