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马镇

石马镇

①北宋置,属仁寿县。在今四川井研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0隆州:石马镇“在仁寿县西南六十五里”。

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万岙乡河北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石马镇在“县南五里石马山下。嘉靖三十七年倭贼由此登犯,官军御却之”。

③即今福建龙海市驻地石码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海澄县:石马镇“在县(治今海澄镇)北十五里,北达郡城之津要,有兵戍守”。


(1)古镇名。在今浙江省乐清市东南河北村。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年),倭寇由此登陆,明军御却之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江西省永丰县东南部。面积214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马街,人口 3900。唐代建村,旁有一石灰岩溶洞,其状如马,故名。1956年设石马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改乡,1993年改设镇。2001年北坑乡并入。产稻、甘薯、花生、麻类等,森林资源丰富,并产油茶。有陶器、造纸、农机、竹木加工、薯粉丝加工等厂。阳固山电站设境内。毛边纸生产历史悠久,为土纸集散市场。藤中公路经此。(2)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东南部。面积44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石马,人口 5000。因庄南怪石罗列,有一石酷肖马形,故名石马。建国后属黑山区、淄川区所辖,分东石马、西石马两乡。1958年两乡合并成立石马公社,1984年改乡,1992年建镇。镇境内四面环山,南部有石马水库。淄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谷子、高粱等。有助剂、铁木家具、食用菌等厂。博莱、博临公路纵贯镇境。古迹有赵执信别墅。五阳山悬崖峭壁间,有古石雕老君堂和志公殿。(3)在广东省兴宁市东部、石壁水库上游。面积107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马圩,人口 2140。因境内石马村有一褐色巨石,形似马,故名。建国后设石马区,后并入龙田区。1952年又分设区,1956年设乡,1958年设石马公社。1978年析出洋门公社,1983年复合设石马区,1987年建镇。属宁江谷地东侧的低山丘陵区。山体侵蚀强烈,水土流失严重。主产稻,并产大豆、花生、薯类等。有农机、铸造、综合化工、酿酒、陶瓷、玻璃等厂。镇区为兴、梅两市县间农贸集市。有公路接平松公路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陈文友、孙中山总统府顾问何天炯故里。(4)在广东省清新县中偏西南部。面积126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马圩,人口 1540。因圩旁有一小石山,形似马,故名。1949年属清远县第五区,1958年属龙马公社。1959年析置石马公社,1986年建镇。地处大罗山山地丘陵区,四面环山,有石马、河洞两片河谷平原。主产稻、花生、木薯。大坑茶、骆坑笋著名。有制瓷、香粉、铁器、五金、砖瓦、瓷土精选、农机等厂。有公路接107国道。(5)在重庆市大足县东南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跑场,人口 2010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由龙水镇析置马跑乡。1940年石门乡并入,改名石门乡,1958年成立石马公社。1961年析置团结公社。1984年改石马乡,1993年与团结乡合并建石马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。有采煤、五金、机械等厂矿。大铜公路纵贯境内,还有石拾公路。附近有宋代石门山摩崖石刻。(6)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西北端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马坝,人口 3000。昔以古道旁有石马四匹而名。1950年为石马乡,1960年为石马公社,1983年复为石马乡。1992年东林乡并入置石马镇。有水泥、面粉等厂。绵江平公路经此。(7)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北部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马,人口 4000。明末兴场时掘出二石,其形状似马,琢饰场头,故名。1950年设石马乡,1958年为公社,1984年又改乡。1992年石马、白山乡合并置石马镇。1994年白山乡析出。省、市白蜡生产基地。产蚕茧、蜡虫、晒烟。有食品加工、酿酒、农机修理等厂。苍巴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寺庄集

    即今河北威县东北寺庄乡。明嘉靖《威县志》卷2:寺庄集“在县东北七十里”。

  • 永兴郡

    北周武帝改晋昌郡置,属瓜州。治所在会稽县(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)。辖境相当今玉门市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武帝时改晋昌郡置,治凉兴县(今甘肃安西县东)。属瓜州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一带。隋开皇三年

  • 马欢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北部,位于费信岛南5海里。近椭圆形。东西长约360米,南北宽约270米,面积约0.06平方公里。中国渔民向称大罗孔、罗孔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山岛。1947年改名马欢岛,以纪念

  • 郚乡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。东汉省。西汉阳朔四年(前21年),成帝封鲁顷王子闵为郚乡侯,置郚乡侯国,治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南。属东海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赤石驿

    南宋绍兴中置,属崇安县。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赤石街。1942年6月“皖南事变”时闻名中外的“赤石暴动”即此。

  • 文德县

    唐末置,为武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。辽属归化州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)改名宣德县。古县名。唐析怀戎县置,治今河北省宣化县。为武州治。辽为归化州治。金为宣德州治。大定二十九年(1189

  • 于坑保隘

    在今山西岢岚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岢岚州:于坑保隘“在州西北八十里,路通保德州”。

  • 蒲城县

    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南白水县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。隋属冯翊郡。唐开元四年 (716) 改为奉先县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复名蒲城县,属同州。天禧四年 (1020) 改属华州。清

  • 莲塘墟

    即今广东高要市南二十里莲塘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 卷46: 高要县有莲塘墟。

  • 上游镇

    北宋置,属宝应县。即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镇。古镇名。又作黄浦。即今江苏省宝应县西北黄浦镇。北宋时为楚州运河分汊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