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绥安县

绥安县

①西晋改绥安郡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。南朝宋泰始四年 (468) 废。

②东晋义熙九年 (413) 置,属义安郡。治所在福建云霄县西。南齐为义安郡治。梁仍属义安郡。隋初属建安郡,开皇十二年 (592) 废。

③南朝宋永初三年 (422) 分广德、故鄣、长城、阳羡、义乡五县地置,属义兴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八十里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

④南朝梁大同中置,属景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属蓬州,十八年 (598) 改为咸安县。

⑤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石封县置,属宣州。治所即今安徽广德县。大业初属宣城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 于此置桃州,七年 (624) 复属宣州。至德二年 (757) 改名为广德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置,治今湖北省仙桃市西南。先后属绥安郡、长宁郡。南朝宋废。(2)东晋义熙九年(413年)置,治所在福建省云霄县西。属义安郡。南朝仍属义安郡,齐曾为郡治。隋初属建安郡,开皇十二年(592年)废。(3)南朝宋永初三年(422年)分广德、故障、长城、阳羡、义乡五县置,治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南。属义兴郡。梁、陈间废。(4)南朝梁大同年间置,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,属景阳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郡废,县属蓬州。十八年改咸安县。(5)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石封县置,治今安徽省广德县。属宣城郡。唐至德二年(757年)改名广德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都阳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南。东汉省。汉元帝初元三年(前46年)封城阳戴王子音为都阳节侯置,治今山东省临沂市北。属东海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新容县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置,为农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。三年(607) 为海阴郡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置,治今越南承天-顺化省广田县东。属海阴郡。后废。

  • 凯江砦

   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。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 泰定元年 (1324),“思州平茶杨大车、酉阳州冉世昌寇小石耶、凯江等寨,调兵捕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仁首街

    即今江西靖安县东二十里仁首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:靖安县东有仁首。

  • 升麻县

    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南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:“山出好升麻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13:“其叶似麻,其性上升,故名。”该书并引陶弘景曰:“旧出宁州

  • 亦马忽山卫

    明永乐十四年(141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一带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四年(1416年)置,治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小孤山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寿峰山

    ①在今陕西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鄜州:“寿峰山在州南百二十里,南接耀州同官县境。”②在今陕西淳化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邠州》:寿峰山“在淳化县北二里。俗呼为三楞山。或谓即《甘泉赋》所云椽峦也”。

  • 姚江

    ①一名舜江,下游又称前江、慈溪江。甬江支流。源出今浙江上虞市西南,东流经余姚市、鄞县,至宁波市三江口合奉化江后为甬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绍兴府余姚县: 姚江 “源自县西南太平山,一名舜江,西北流至上虞

  • 丛角山

    在今山东昌乐县南二十五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北海郡营丘县“有丛角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8潍州昌乐县:“山有三峰,岌如丛角。”俗名崇山。

  • 代名郡

    北魏太安二年(456)置,后属夏州。治所在呼酋县(今内蒙古杭锦旗北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杭锦旗东部、达拉特旗西部地。北魏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