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阳小谷
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渭水又东与绥阳溪水合,其水上承斜水。水自斜谷分注绥阳溪,北屈陈仓,入渭。故诸葛亮《与兄谨书》 云,‘有绥阳小谷,虽山崖绝险,溪水纵横,难用行军。昔逻候往来,要道通入。今使前军斫治此道,以向陈仓。’”
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。三国时诸葛亮与兄瑾的书信中曾提到此谷,称它山崖绝重,溪水纵横。
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渭水又东与绥阳溪水合,其水上承斜水。水自斜谷分注绥阳溪,北屈陈仓,入渭。故诸葛亮《与兄谨书》 云,‘有绥阳小谷,虽山崖绝险,溪水纵横,难用行军。昔逻候往来,要道通入。今使前军斫治此道,以向陈仓。’”
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。三国时诸葛亮与兄瑾的书信中曾提到此谷,称它山崖绝重,溪水纵横。
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五里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百门陂“方五百步,在共县故城西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6共城县:百门陂,“百姓引以溉稻田,此米明白香洁,异于他稻,魏、齐以来,常以荐御。陂南通漳水”。
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七十里清凉山南麓。修定寺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,现已废圮。现存唐塔一座,塔门楣上有 “邺县令裴□康古,咸通十一年五月” 的题记,塔身平面呈正方形,用模制的菱形、三角形、矩形、
北宋置于上亭驿,属梓潼县。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。
又名柘林堡。在今上海市奉贤县南柘林镇西一里。因附近柘山上柘树成林,故名。北宋曾设袁部盐场于此。明嘉靖时,为防倭寇筑城防守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: 柘林镇 “城周四里,为防御要冲,南起漴缺墩
亦作中庐侯国。东汉改中庐县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。三国魏复为中庐县。
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伊州:“西北三百里甘露川有伊吾军,景龙四年置。”
古名桃花洞。在今湖南吉首市西二十里,寨阳西南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直隶厅》: 桃花洞“在厅西北十五里。有石室。洞口桃花甚盛”。相传清乾嘉间,湘黔苗民起义军杨鼎元部曾在洞内打造兵器,俗称 “打铁洞”。1
在今湖南衡阳、衡山二县交界处。为衡山主峰。《山海经· 中山经》 郭璞注,谓衡山 “南岳也,俗谓之岣嵝山”。故衡山亦兼岣嵝山之名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4衡州: 岣嵝峰 “在衡阳北。《湘水记》:衡山南有一山
即今甘肃徽县东永宁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河池水 “出河池北谷,南径河池戍东,西南入浊水”。
唐神龙元年(705)置,治所在沙州城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