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肃州

肃州

①隋仁寿二年 (602) 分甘州置,治所在福禄县 (隋末改为酒泉县,今甘肃酒泉市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,高台县以西地区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酒泉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肃州。大历后陷于吐蕃。宋时属西夏。蒙古至元七年 (1270) 改置肃州路。明为肃州卫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复置肃州,直隶甘肃省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酒泉、高台两县地。1913年改为酒泉县。

②辽置,治所在清安县 (即今辽宁昌图县,一说在今昌图县南一营盘子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昌图县一带。金皇统三年 (1143) 废。


(1)隋仁寿二年(602年)置,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,治福禄县(隋义宁中改为酒泉县,今甘肃酒泉市)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疏勒河以东、高台县以西地区。大历元年(766年)地入吐蕃。大中初张议潮曾夺回其地。北宋景祐三年(1036年)又属西夏,以为番和郡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置肃州路,属甘肃行省;明初改为卫,属陕西行都司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酒泉、金塔、嘉峪关等市县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改直隶州,属甘肃省,辖境东展至今高台县。1913年废。(2)辽置,治清安县(今辽宁昌图县)。属辽阳府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昌图县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习溪水

    在今江西吉安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习溪水“在府城南。源出古塘渡,由焦冈岭东合众流,至城南贯串城市名长涝水,东北入大江(赣江),此为绕城南之水。焦冈岭在府西南数里,一名天华山”。

  • 宁番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改苏州卫置,属四川行都司。治所在宁番城(今四川冕宁县)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宁番卫:“环而居者皆西番种,故曰宁番。”清雍正六年(1728)改为冕宁县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

  • 左南乡县

    北魏置,为左乡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西魏改为安山县。

  • 石板滩

    亦名三溪镇。即今四川蓬溪县西象山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三台县:石板滩“在县北(南)一百八十里”。

  • 曷董馆

   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。为辽金之际 “河东八馆” 之一。金初升为裕民县,皇统元年 (1141) 罢; 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置云川县。

  • 游 (遊) 豫园

    北齐后主高纬以华林园改筑。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55邺县: 华林苑 “石季龙发万人筑,苑垣周旋数十里……高齐时名游豫园。《邺中记》: (石) 季龙于华林苑植众果,人间名果悉有之

  • 贾悦

    即今山东诸城市西贾悦镇。1943—1950年初为莒北县治。

  • 又作成。西周封国。姬姓。在今山东河南范县东南。一说在汶上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春秋》: 隐公五年(前718),“秋,卫师入郕”。即此。(1)古国名。又作盛、成。姬姓,西周封国。始封之君为周文王子叔武。在今山

  • 花莲溪

    在今台湾省花莲县南。源出中央山脉东坡,东北流先后有马太鞍溪、万里溪、智亚汉溪、木瓜溪汇入,至花莲县南东入太平洋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“花莲港二源,并出州西北,合数小水,经太平厂南入于海。”

  • 四平山

    即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与金坛市交界处之方山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句容县有“四平山”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引《真诰》曰:“大茅西南有四平山,俗谓之方山。其下有洞屋名方台,又曰幽馆,惟得道者处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