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肥西县

肥西县

1948年析合肥县西部置,治所在今安徽肥西县西南双河镇。1949年移治今肥西县 (上派河镇)。


在安徽省中部、巢湖西岸。属合肥市。面积 2123 平方千米。人口96.5万。辖12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上派镇。原为合肥县地,1948年析合肥西部地置肥西县,治双河镇。1949年迁治上派镇。由皖北行署直辖,旋属巢湖专区。1952年属安徽省六安专区,1958年属合肥市。1961年复属六安专区,1971年属六安地区,1983年复属合肥市。地处江淮丘陵与巢湖平原结合地带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花生、棉花为主。农副产品有水果、蔬菜、家禽、水产等。巢湖银鱼、三河麻鸭、丰乐羽绒、高刘白鹅等比较有名。工业有机械、建材、纺织、造船、医药、印刷、食品等。合九、宁西铁路与合安、合叶、杨桃三条公路干线贯穿县境,各乡镇间均通公路。巢湖沿岸与杭埠河、丰乐河、派河均通机动汽轮,淠河总干渠季节性通航。古迹有古更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、汉刘信墓、三国魏李典墓、清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居、太平军三河大捷战地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鹅湖滩镇

    又名鹅公滩。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鹅湖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2: 浮梁县有鹅公滩。

  • 江口县

    ①1913年改铜仁县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江口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②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江口镇(今四川平昌县)。1935年2月废。(1)旧县名。又称江阳县。川陕苏区设。19

  • 宣城郡

    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分丹阳郡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宛陵县 (今安徽宣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以东,宣州、广德、太平、石台以西以北地区。南齐属南豫州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为宣州。大业初改为

  • 阮公墩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。民国《西湖新志》卷1:“清阮元抚浙时浚湖所掘之土堆于此,故名。”

  • 下石门山

    亦名石门山。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4融州:石门山“县北有下石门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石门山“在怀远县西北七十里……亦曰下石门”。

  • 哈州站

    亦作哈里宾。元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阿纽伊河口附近。明改为哈尔分站。

  • 雁汊镇

   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长江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2池州: 雁汊口 “在东流县,有循检寨”。陆游《入蜀记》: “过雁汊夹,有税场,居民二百余家,泊船甚众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7东流县: “雁汊镇在县东北九十

  • 偏桥中寨蛮夷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城偏北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置偏桥长官司。

  • 皂郊堡

    南宋置,有皂郊搏马务。即今甘肃天水市南三十里皂郊乡。《宋史·宁宗纪四》:南宋嘉定十一年(1218)正月,“金人围皂郊堡”,二月,“金人破皂郊,死者五万人”。即此。

  • 都云 (雲) 州

    五代楚置,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