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舂陵郡

舂陵郡

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昌州置,治所在枣阳县 (今湖北枣阳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枣阳市及河南唐河县地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改为昌州。


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昌州置,治枣阳县(即今湖北枣阳市)。辖境约今湖北省枣阳市、河南省唐河县等地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为昌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修城县

    隋仁寿初改广长县置,属兴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东南。大业初属顺政郡。唐废。

  • 白岩关

    明置,属黔江县。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六十里白石乡。

  • 阙西县

    南朝宋改厥西县置,属随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。 南齐属随郡。 北魏改㵐西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改厥西县置,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,属义阳郡。北魏改名㵐西县。

  • 白浮图城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里旧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昌平州:五代唐昌平县“徙于白浮图城”,即此。明景泰初徙昌平县于今治。

  • 寿宁县

    明景泰六年(1455)析政和、福安二县部分地置,属建宁府。治所在杨梅村(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)。冯梦龙《寿宁待志》:相传“浙之景宁、泰顺、庆元与闽之福宁(当为寿宁)四县并设于景泰七年,为‘景泰庆寿’四

  • 靖疆营

   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三十里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 “高山峡中,地势平敞,往时结营善地”。

  • 上思江

    即今广西上思县西明江。左江支流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思明府:上思江“在上思州治西。源出十万山,流经于此,至古万寨与小江水合”。

  • 师宗州

    元至元十二年(1275)置师宗千户,二十七年(1290)改师宗州,属广西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六里城子山麓。明属广西府,万历二十八年(1600)迁治今师宗县城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降为县。元

  • 蓬莱县

    唐神龙三年 (707) 分黄县置,为登州治。治所即今山东蓬莱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11蓬莱县: “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,因筑城,以蓬莱为名。” 明、清为登州府治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改属东海道。

  • 伯顷站

    元置,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北。明废。即今四川省梓潼县西北伯顷。元置,属广元路。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