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鄂公爷庙
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。清为科尔沁右翼后旗驻地。
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。清为科尔沁右翼后旗驻地。
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高阳县(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乡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置,辖高阳、鄚、博野、清苑四县,相当今河北高阳、安新、保定、清苑、博野、蠡县等市县地,贞观元年
又作兀的千户所。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流入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流域。后废。
地区名。指河西及陇右地区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赞磨 “为东面节度使,专河陇”。相当今甘肃陇山、六盘山以西,包括今河西走廊与黄河支流湟水流域。古地区名。指河西与陇右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赞磨“为东面节
①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。明置土巡检司于此。②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干海子在“(宁谷长官)司东南四十里。水泛成湖,波面甚阔。《志》云,云南值旱,此水必泛溢,境内常丰;云南雨潦,此
亦名梁大县。南朝梁普通六年 (525) 置,为大谷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) 改为化成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年)置,治今四川省巴中县,为归化郡治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
在今河北任丘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任丘县“金沙岭”条下:“县南有白马峰,其后水流决溢,皆堙为平陆。”《清一统志·河间府一》:白马峰“状如白马,故名”。
在今陕西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沔县: 烽燧山 “昔尝置烽燧于山上”。
即明界牌铺。今四川威远县东南界牌镇。清嘉庆 《威远县志》 卷2: 界牌场 “在东乡,离城三十里”。
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北张广才岭支脉拉林山(老爷岭)。《金史·乌春传》: “乌春举兵来战,道斜寸岭,涉活论、来流水,舍于术虎部阿里矮村滓布乃勃堇家。”
①即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与苍南县、福建福鼎县交界处。山下有分水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泰顺县:分水山在“县南二百里,与平阳县西南之松山相接。泉发陇上,东西分流以限闽、浙”,故名。②在今广西陆川县北。明万历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