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洪山
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 《正义》: “鸿上水,源出唐县北葛洪山。”《清一统志 · 保定府二》: 葛洪山 “山与恒岳相接,峰峦环簇,岩壑奇胜,相传葛洪修道于此,故名”。
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七十里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 《正义》: “鸿上水,源出唐县北葛洪山。”《清一统志 · 保定府二》: 葛洪山 “山与恒岳相接,峰峦环簇,岩壑奇胜,相传葛洪修道于此,故名”。
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独山州长官司置,属都匀卫。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。弘治七年(1494)升为独山州。
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溪处甸长官司: 溪处山在 “在司治 (今县东南石头寨) 西。奇峭延长。民居山上,中有溪涧”。
即今河南唐河县东北源潭镇。清乾隆 《唐县志》 卷1 《集镇》: “源潭店,县北二十里。”
明末清初对居住在今俄罗斯石勒喀河以东,外兴安岭 (今斯塔诺夫山) 以南,黑龙江中游及精奇里江 (今结雅河) 流域一带的达斡尔、鄂温克和鄂伦春等族的总称。索伦部著名领袖巴尔达齐、博穆博果尔等于崇德年间归
隋靺鞨七部之一,分布在今吉林和龙市至珲春市一带。《隋书·靺鞨传》:“靺鞨在高丽之北,凡有七种……其七曰白山部,在粟末东南。”唐并入渤海国。
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一百三十里韦州古城东南隅。西夏始建。塔身九级。明嘉靖六年(1527) 增筑四级,四十年所增四级被震毁。万历九年 (1581) 重修,复于九级之上增筑四级。为八角密檐式砖塔。塔前有明成
在今河南开封县西。《诗经·邶·凯风》:“爰有寒泉,在浚之下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府俊仪县: 寒泉陂 “在县西十六里。……其水冬夏常冷,因曰寒泉”。
即今湖北郧县西南将军河 (大回水沟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郧县 “赵河” 条下: “将军河在府南百五十里。北流与红石河合。……流入汉江。”
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豆公乡。明嘉靖《内黄县志》 卷 1 《乡镇》: “窦公集,在县西三十里。”
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,属松潘镇漳腊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北八屯村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