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,驻茶郎寺 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南)。1946年裁撤。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,治今青海省玛多县东南茶郎寺。1946年撤销。
即斯榆国。或称徙国。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始阳镇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张嶷传》: “又斯都耆帅李求承,昔手杀龚禄,嶷求募捕得,数其宿恶而诛之。”
在今江西都昌县西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:大矶山“悬崖百仞,长三里许。一名望仙山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远。山之瞭望台,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”。又称望仙山。在江西省都昌县西。海拔200米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
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石泉县:“东北有大方关。”道光《龙安府志》卷2:大方关“在县东北八十里。左邻白草番番寨”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川滇边务大臣。治所在巴安府 (今四川巴塘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西,雅砻江中游,至金沙江,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南部地区。1913年改为边东道。
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。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。
即令支。在今河北迁安县西。《管子·轻重甲》: “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、离枝。” 同书 《轻重戊》: “代之所以弱于离枝者,以无金钱也。”即“令支”。
在今山东临朐县西南十里。南朝宋移西安县于此。
唐显庆三年(658)建,在今河南洛宁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南府永宁县:“西三十三里有兰峰宫。”
亦作改金、街津屯。因山得名。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街津口赫哲族乡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55: “街基地方,一名街津,属三姓,富克锦城之东,距城三百里。” 赫哲人世代居此,以盛产鳇鱼著称。集镇名。在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