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内

西内

在今陕西西安市北,唐长安宫城内。本隋唐之正宫,隋称大兴宫,唐称太极宫。高宗移居大明宫后,习称大明宫为东内,太极宫为西内。此后天子虽以居东内为常,遇大典则移居西内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6:“龙朔后,天子常居大明宫,乃谓此宫曰西内,神龙元年又改曰太极宫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鹅湖山

    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1信州: 鹅湖,“ 《鄱阳记》 云,山上有湖,多生莲荷,一名荷湖山。今以鹅湖著。按,《旧经》 谓昔有龚氏居山傍,所蓄鹅逸于山,长育成群,复飞而下,因谓之鹅湖”。《

  • 按出虎城

    金为会宁府治。即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因女真族云 “金” 为 “按出虎”,故名。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。因按出虎水(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松花江支流阿什河)而得名。金时为会宁府治所

  • 迦瑟州都督府

    唐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马家集镇

    即今江苏六合县北马家集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六合县图:北有马集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六合县:“马家集在北,接安徽天长县界。”

  • 岍山

    一作汧山。又名岳山、吴岳山、吴山。在今陕西陇县西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导岍及岐。”即此。古山名。又作汧山。即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北吴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导岍及岐。”参见“吴山(2)(2)”。

  • 斫花山

    在今甘肃宕昌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9宕州怀道县: 斫花山 “在县东北八十里。出朱砂、雄黄,人常采取之”。按: 唐怀道县在今甘肃舟曲西北白龙江北岸。

  • 函谷关

    ①旧函谷关。战国秦置,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三十里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 苏秦说秦惠王:“东有肴、函之固。” 又,《楚策一》 张仪说楚王: “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,十五年以后攻诸侯者,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。

  • 秀山县

    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,属黔彭厅。治所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十五里三合乡(三合场)。《清一统志·酉阳直隶州》:高秀山“在县西南……县以此名”。乾隆元年(1736)属酉阳直隶州,次年移治今秀

  • 仙踪镇

    北宋置,属含山县。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仙踪镇。在安徽省含山县北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仙踪,人口1.2万。镇西北有黄山,古名仙踪山,镇以山名。1949年置仙踪镇,1958年改公社

  • 茶园

   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茶山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东莞县: “东北有京山巡检司,本治茶园,后迁京口村,更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