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左翼后旗
俗称宗札萨克旗。即和硕特西左翼后旗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雄曲卡一带
俗称宗札萨克旗。即和硕特西左翼后旗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雄曲卡一带
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会仙岩“在光泽县北四十里。高二千余丈。岩口有石穴,中深而方,清泉常满。俗名石斗岩。后涧泉出自穴中,高数丈, 名曰水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作“令仙岩”,或误。②在今
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前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南德勒格尔东。
①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南五十里得胜营子村。②即今湖南凤凰县北三十五里吉信镇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得胜营 “背负高山,面临深涧,地势逼仄。堡外山高,可俯瞰城中。山梁添设石碉 一座,为
①秦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即今湖北房县。东汉末为房陵郡治。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新城郡治。北周保定三年 (563) 改为光迁县。唐贞观十年 (636)复为房陵县,为房州治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废入房州。②
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)置, 为汉阳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礼县。西魏废帝时改为汉阳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年)置,治今甘肃省礼县。属汉阳郡。西魏废帝时改名汉阳县。
辽置,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。宋沈括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“(窦都)岭间行十余里,复北行原阜间,又十余里牛心山帐。牛心山毡帐西南距里河帐八十里。”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应劭曰: 在射水之阳”,故名。东汉属广陵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置,东晋义熙九年 (413) 废。1942年
北宋置,属巩州。当在今甘肃陇西县境。后废。
唐贞观七年(633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。次年废入三溪县。
在今贵州天柱县东北五十里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汶溪后千户所于此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)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