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路中右翼末次旗
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次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。
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次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。
①即今河北顺平县蒲阳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曲逆县: “蒲阳山,蒲水所出,东入濡。” 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蒲水 “出西北蒲阳山,西南流,积水成渊,东西百步,南北百余步,深而不测。蒲水又东南流,又南径阳安
一名薛家洲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大江中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“新洲一名薛家洲,去城北四十里。今幕府山相对有上新洲、下新洲。” 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 太平元年 (256),吕据欲讨孙綝,綝遣
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北杨桥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5:分宜县西北有杨桥。
亦名高骊山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延陵县有句骊山。
旧名美笃喇麻寺、美都喇嘛寺。在今四川小金县南山坡上。清乾隆四十一年 (1776) 重建,四十五年 (1780) 改今名。
明洪武四年(1371)改平滦府置,属北平行中书省(后属京师)。治所在卢龙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之地。清属直隶省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平滦府置,治卢龙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河西县(今陕西合阳县东南)。八年(625)移治韩城县(今陕西韩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及合阳县地。贞观八年(634)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河西县(今陕西合阳
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峡江县:沙坑砦“在县治(治今巴邱镇)东北。明初,常遇春讨熊天瑞于赣江,至临江,平沙坑、麻岭、牛皮诸山砦是也”。
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新疆裕民县西南。清《塔尔巴哈台事宜》卷3:巴尔鲁克卡伦“在额尔格图西南四十里”。
①战国秦惠文王于巴国别都阆中置,属巴郡。治所即今四川阆中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引《元和志》 云: “阆水行曲,经县三面,县居其中,以此为名。” 《太平御览》 卷44引 《阆山图经》 曰: “阆山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