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象州

象州

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治所在桂林县(今广西象州县东南上古城村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象州: “以象山为州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治所在武德县 (今象州县西北三十里),贞观十三年 (639) 徙治武化县 (在象州县东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象山郡,乾元元年(758) 复为象州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象州、武宣等县地。大历十一年 (776) 移治阳寿县 (今象州县)。南宋景定三年 (1262) 徙治来宾县蓬莱镇 (今来宾县东南蓬莱州)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升为象州路,治所还治阳寿县 (今象州县)。大德后复降为象州,属广西路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省阳寿县入州,属柳州府。1912年改为象县。


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置,治桂林县(今广西象州县东南上古城)。因界内象山得名。大业二年(606年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。治武德县(今象州县西北)。贞观十二年(638年)移治武化县(今象州县东北),大历十一年(776年)移治阳寿县(今象州县),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象山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名象州。辖有今象州、武宣两县地。南宋景定三年(1262年)又移治来宾县(今广西来宾市东南旧来宾)。辖境又增今来宾市东部地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升为象州路,大德后仍降为象州,治所复移还阳寿县(今象州县)。1912年降为象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奉天门

    明南京奉天殿门。位于午门内,为奉天殿宫院的南门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内明故宫遗址。

  • 锡赫特山

   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与滨海边疆区东之锡霍特山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锡赫特山 “在宁古塔城东南一千五百七十里。高三十里,周一百里。乌苏哩江、伊津河、奇噜俱发源于此。其南即大海”。

  • 章丘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高唐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。大业初属齐郡。唐属齐州。《元和志》 卷10章丘县: “取县南章丘山为名。” 北宋景德三年 (1006) 置清平军,移今章丘县

  • 裕陵

    ①金显宗陵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大房山云峰山麓。②明十三陵之一,位于长陵西北四里石门山下。为明英宗朱祁镇之陵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东。③清高宗乾隆帝弘历之陵。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中孝

  • 回州

    唐贞观四年(630)于回乐县境置,治所当在今宁夏吴忠市境。十三年(639)废。唐贞观四年(630年)于回乐县境置,治丰安县(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、灵武市一带)。辖境不详。贞观十三年废。

  • 走马镇

    明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回马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走马镇“在蓬溪县西五十里江西岸。有堡有市,其地多陶,为利甚广”。(1)在湖北省鹤峰县东南部。面积495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

  • 岩前山

   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务川县: 岩前山 “山产硃砂”。

  • 八尺门

    在今台湾省基隆港东北,和平岛南。因与和平岛间的水道狭窄似八尺之门而得名。今为基隆市中正区公所驻地。村名。在福建省福鼎市中部、沙埕港峡口两岸。人口260。北岸属桐山镇,南岸属白琳镇。远眺峡口仅百尺之宽,

  • 苏扎哈窝集

   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交界处。为小绥芬河与俄罗斯境莫河分水岭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勒富河”条下:“们河在(宁古塔)城东南五百五里,又西曰苏扎哈河,在城东南五百十五里,源俱出苏扎哈窝

  • 西苏尼特旗

    简称西苏旗。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翼旗。1947年驻温都尔庙(即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东南朱日和镇)。1958年迁驻赛汉塔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