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资中县

资中县

①西汉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即今四川资阳市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李严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(218),“盗贼马秦、高胜等起事于郪,合聚部伍数万人,到资中县”。即此。南朝梁废。

②1913年废资州置,属四川永宁道。治所即今四川资中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1资州: “取资水为名。”资中亦以资水为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中部偏东南。属内江市。面积 1733.7 平方千米。人口131.7万。辖25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重龙镇。因地处古资江(今沱江)中段,故名。西汉置,治今资阳市。南朝梁废。北周保定五年(565年)置盘石县,并移资中郡来治。隋开皇初废资中郡,大业初置资阳郡,盘石县为郡治。唐为资州治。元省资州和盘石县入简州。元末,明玉珍大夏政权复置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降州为资县,属成都府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)升县为资州直隶州。1913年废州为资中县。1913年属下川南道,1914年属永宁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内江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内江专区。1968年属内江地区,1985年属内江市。地处四川盆地盆中丘陵,荣威穹窿低山东北翼,西南高东北低。沱江自北入境,右纳球溪、麻柳等河,左有濛溪河注入,东南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薯类、甘蔗,花生产量居省前列。红橘、辣椒著名。有石灰石、盐卤及煤矿。有机械、化工、制糖、酿造等工业。白砂糖、草席、氟硅酸钠驰名。成渝铁路、成渝公路经此。沱江、球溪河通航运。纪念地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罗泉井会址,名胜古迹有文庙、武庙、重龙山、罗汉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十四渡山

    在今湖南东安县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81东安县:八十四渡山“山势重复,流水萦纡,经此山者,凡八十四渡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八十四渡山“在东安县(治今紫溪市镇)北一百五十里。山根迤逦不断四十余里,芦

  • 大胜关

    ①亦名大胜关港、大胜港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三十里板桥镇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江宁县:大胜关“陈友谅来侵,太祖命杨璟驻兵大胜关,友谅至,璟御之。友谅见港水狭,即退出大江,趋江东桥败去。今有巡司,

  • 大坞村

    即今山东滕州市西大坞镇。1946—1956年为凫山县治。

  • 平林县

    ①三国魏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古城乡(古城畈);一说在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。西晋属义阳郡。南朝宋改为西平林县。南齐复为平林县,属东新安左郡。治所在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。梁为上明郡治。隋大

  • 主隈水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南嘉荫河。源出小兴安岭东,东流入黑龙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穆宗“令主隈、秃答两水之民阳为阻绝鹰路,复使鳖古德部节度使言于辽,……辽不知其为穆宗谋也,信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万荣东岳庙

    在今山西万荣县(解店)东南隅。创建于唐贞观年间。元代重建。明、清多次重修。有飞云楼、午门、南天殿、享亭、东岳殿、寝宫等六座建筑。主体建筑飞云楼为清乾隆十一年(1746)重建,位居山门内。形体壮丽,结构

  • 太平桥镇

    即今江苏吴县东北太平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长洲县记:“城东北有太平桥(镇)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吴县东北有“太平桥镇”。(1)在湖北省红安县南部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
  • 杨家畈村

    在今河南新县南三十四里。1930年6月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驻此。

  • 孛罗埚

    亦名孛罗铺。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大石桥市博洛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《盖州卫图》:卫东北有孛罗埚山墩。

  • 江淮府

    明初改镇江路置。治所在丹徒县(今江苏镇江市)。洪武四年(1371)复改为镇江府。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朱元璋改镇江路置,治丹徒县(今江苏镇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镇江、丹阳、金坛等市地。始属江南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