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坚岭
在今山西岚县西南五十里,与方山县交界处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汾州府永宁州:“北有赤坚岭,一名离石山,离石水出焉。”即此。
在今山西岚县西南五十里,与方山县交界处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汾州府永宁州:“北有赤坚岭,一名离石山,离石水出焉。”即此。
在今江苏高邮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高邮州: 武安湖在 “州西南三十里。与新开河相接”。
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小罗山,为罗山南段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3韦州:小蠡山“在大蠡山之南,其脉相联”。
即今江西万年县驻地陈营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万年县东有陈营村。1960年万年县治由青云镇迁此。
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北。清时设把总驻防。
北魏置,属东恒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西北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北。属东恒农郡。北周废。
元置,在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。明改为驿。
北宋大中祥符三年 (1010) 改宝鼎县置,为庆成军治。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。熙宁五年 (1072) 属河中府。金属河中府。贞祐三年(1215) 升为荣州。元初复改为荣河县,属河中府。明改属蒲
即今新疆阿图什市东北皮羌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4: 胡什齐 “东抵辟展大山与乌什厅西鄙接”。
1913年改昌都府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。后属西康省。西藏地方政府设昌都宗。在西藏自治区东部、横断山区,北接青海省。属昌都地区。面积1.1万平方千米。人口8.9万。辖3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
隋大业初置,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陕县:“大业初(陕)州废,置弘农宫。”《隋书·杨玄感传》:“玄感遂释洛阳,西图关中……至弘农宫。”唐改名陕城宫、避暑宫、芳桂宫。弘道元年